关于提升我省重大突发事件语言应急服务能力的建议



疫情将应急语言服务的角色及贡献推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反映出我国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存在一些短板。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全面提升语言服务能力成为应急治理现代化的当务之急。现提出建议如下

第一,行政管理方面。河北省政府应急管理、发改委和教育等相关部门,制订法规,出台政策,协同驻冀高校上下联动、横向贯通,加强与国内外信息沟通、交流与传播能力,将河北诸类信息、相关政策与措施进行有效、充分、及时的传播,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麻烦甚至舆情,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提供多维语言应急服务。

1.建设语言应急服务人才数据库。数据库包括管理部门专职人员、不同学术领域的专家与专业人士和驻冀高校师生,服务于海外撤侨、国外人员入海关沟通、海外物资募集、国际信息搜集、国内政策对外传播等。根据领域与行业特色,委托高校、科研机构或社会培训机构常规化举办人员培训班或研修班,培养专业队伍,以备重大突发事件急调集。

2.组建语言应急服务智库。依托高校、社会公共领域和相关行业聚焦不同方向,如预警机制、行动规划、心理干预机制、舆情应对机制、志愿者招募机制、物资募捐机制,服务于不同领域或行业可能出现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涉外事件。

3.建立语言应急语言服务资源库。包括语言应急服务术语库、外汉及汉外应急服务专用平行语料库、语言应急服务大数据、语言应急服务对外舆情数据库、汉外不同语对间对齐音频库、多语种疫情知识数据库等,以统一标准,用多语种准确、及时、全面地发布我国处理突发事件信息。

4.成立语言应急服务行业协会。挖掘行业潜能,发挥其技术与资金等层面的优势支撑作用,研发提供微信版、网络版语言应急口袋书、实时口笔译APP、在线翻译服务、语言应急视频软件、依托爬虫技术实时采集国际多语种信息等不同形式的平台。

第二,人才培养方面。

1.学科建设。需重新评估考量与挖掘自身潜在价值,行业特色鲜明高校的语言学科,创新学科建设方向,增设语言服务专业,创建应急服务人才培养新体系。设置语言应急服务方向,如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研究、翻译研究、语料库研究、话语研究、术语研究、语言应急管理研究等。强化服务国家战略意识,增强服务社会或行业应急需求能力,强化应用理念。

2.专业建设。重新界定驻冀高校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实质性应急服务语言教学实践,加速人才储备与培养。课程包含技术规范与标准、术语规范管理、口译、笔译、语言应急服务本地化等,涉及诸如应急信息通报术语翻译、应急使用规范标识语、患者心理疏导应急用语、热点焦点问题的国外舆情监测应急用语、配合医护海关人员与外籍人士沟通或提供咨询的机场应急用语、我国援外应急捐赠和出口的医疗器械说明书等。

第三,学术研究方面

1.语言应急救援,助力相关部门做出理性判断或科学决策。语言工作者尤其外语学界,可整理大量权威医学学术文献,将科学家和专业人士所取得的最新进展的相关信息予以提炼、归纳与总结,依托快捷高效的平台,按照领域或行业分门别类呈报给不同的主管部门,助力其做出理性判断和合理决策。

2.突破语言障碍,助推公众获取相关应急知识。一是以主题为单位,如病毒溯源、疫苗研发、恢复期治疗法、疫情“弱势群体”、防疫盲区等,梳理并呈现相关文献。二是以单篇或多篇学术论文为单位,就某些问题或疑惑向公众做出最科学的解释,为公众及时推送普通新冠病毒基本常识和相关主题的知识,提供医学学术界的科研成果信息,彰显语言的应急服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