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上午,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十四五”期间如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将成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产业”,“发挥中央单位和社会力量帮扶作用,继续支持脱贫地区增强内生发展能力”。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832个贫困县建成各类产业基地累计超过30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的扶贫主导产业。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条件显著改善,贫困县建成农产品初加工设施4.3万座,创建各类扶贫产业园二千一百多个。这些都将为稳固农业基础、形成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完善防贫动态监测体系,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长效帮扶机制,加快推进全市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扎实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办好这件大事,需要政府部门积极作为,同样需要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尤其是企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自身特点,发挥特长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既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又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舞台,也是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发挥着重要的带动引领作用。
一、目标任务
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工作重心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促进全市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凝聚社会合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凝聚全社会各界的力量,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争取更大扶持,要注重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一是增强促进会员企业发展的责任感。推进会员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发挥企业与农业、农村、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优势,推动传统优势变为现代优势、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构建,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引导会员企业担当重任。鼓励会员企业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生态宜居打造新家园。引导会员企业传承农耕文明,提高中高端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供给能力,为乡风文明树立新风尚。引导会员企业吸引城镇人才、资源、产业向乡村汇聚,将资源要素、人气、人脉留在农村,为治理有效探索新模式。引导会员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紧密合作,让农民在会员企业发展中同步发展、同步收获、同步富裕。期待更多会员企业,深入乡村,服务乡村,助力振兴。这不仅将为乡村带去资本,带去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将为乡村带去新的基础设施和新的发展理念,实现农村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最优配置。只有更多企业来服务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才能更顺利地实现。
二、工作举措
一是在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方面,做好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政策衔接。按照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帮扶政策连续性,继续实施“千企帮千村”行动,引导会员企业帮助结对帮扶村发展,并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衔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在易地扶贫搬迁和“空心村”治理后续扶持工作方面。易地扶贫搬迁和空心村安置区的后续服务配套建设必须要完善,会员企业要积极参与加快推进安置区卫生室、学校、综合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安置区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充分满足搬迁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因地制宜发展配套产业,提升安置区产业园区产业发展水平,谋划在集中安置区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扶贫车间,适度开发公益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需求的贫困搬迁家庭至少有1个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引导和鼓励会员企业,以租地、吸纳入股等方式,积极参与搬迁户耕地林地开发利用,保障群众权益。
三是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围绕特色玉米、设施错季蔬菜、畜禽养殖、旱作农业和生态林果等特色产业,立足建成“首都两区”,大力扶持现代农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要结合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打造“一乡ー业”“一村一品”的新型特色产业体系。加强品牌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以产业到村带户为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会员企业加快推进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区域特色产业精准对接,推进全产业链增值增效。引导会员企业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培育培训,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和奥运食品基地。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现科技服务到村到户到项目。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全面促进农村消费支持电商和物流企业向乡村延伸,畅通消费扶贫渠道。深入开展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推动本地农特产品销售。
四是鼓励会员企业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作出贡献。结合“空心村”治理,以农村全面提升行动为抓手,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谋划高等级公路、电力、通信网络、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彻底解决视觉贫困的问题。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巩固通信网络覆盖成效,推动5G网络逐步向乡村延伸。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保障。增加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