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井冈百年记忆 凝聚奋斗前进力量




2021年5月9日,在建党百年到来之际,我有幸和北戴河民建团队成员一行前往井冈山重温那段革命烽火岁月,接受红色思想再教育。

来到井冈山,迈入绿色森林氧吧和红色文化摇篮——革命根据地茨坪镇,导游讲解完全颠覆了我对井冈山的认知。井冈山是罗霄山脉的一部分,介于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遂川、永新四县之交,山脉连绵,总面积约四千平方公里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见证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一座不朽丰碑从这里,星星之火燃遍神州大地。

在井冈山博物馆,我了解到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两年四个月里,牺牲烈士48000多人,占到整个根据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而这其中有名有姓的仅有一万五千多人。应该说井冈山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流淌过革命烈士和群众的鲜血,也许那不知名的树下就埋着革命人民的遗体。看到这里、听到这里,我们眼睛湿润了,生活在今天的幸福生活中,已经难以想象当年的艰苦岁月、烽火战斗和生死考验,但那就是我们的苦难历史和前辈曾经的经历。

在朱毛会师纪念碑,在大井村毛主席和朱德元帅故居,我们感受到革命领袖的豪情,两只起义军队为了共同目标团结在一起战斗,奠定了革命队伍的基础;一堵残墙保留着曾经的革命岁月烽火记忆和枪林弹雨,让我们深感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块读书石上,毛主席读书看报、为革命事业掩卷沉思,壮怀五万里;两颗感情树相依相偎、革命意志坚定、枯木逢春,30年能再吐新芽,再次证明革命之树历经风雨而长青不衰。

在伍若兰雕像前,我第一次知道“双枪女将”名字,还有她和朱德老总的凄美爱情故事。1962年,朱德委员长重上井冈山他临下山时,什么也不要,只带走一盆井冈兰。是的,当我行走在井冈山的山路上,时不时就会在树木、灌木的掩映中看到一株纤细的兰花,稀疏的、细长的叶条中开着一支兰花,是那么幽香、优雅和坚贞。我想那也许就是伍若兰烈士化身的井冈兰,永不凋谢香飘万里、长青万年的井冈兰。

井冈山有一条挑粮小道一头连着闻名遐迩的黄洋界,一头连着宁冈小村蜿蜒盘旋的羊肠小道穿梭于崇山密林之间。当年毛委员、朱司令带领红军从山下向山上担粮,一天往返50公里。我用竹扁担起两只装了一半粮食的箩筐在山间小路上走了一小段就很吃力,难以想象当年红军如何两个脚板日行百里。山间小路上时不时传来当年的革命歌曲“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暖暖和和入梦乡”。我深深感叹当年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意志乐观主义精神,共产党人正是依靠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步步带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胜利和民族复兴。

黄洋界哨口,远眺莽莽苍苍竹海、森林,一阵风吹过,仿佛看到当年旌旗猎猎、鼓角豪鸣、红军战士英勇杀敌的激战场面情不自禁吟诵起毛主席《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站在山顶吟诵到这里,心中充满万丈豪情,浑身也充满一往无前的力量,我想这是革命前辈、井冈山精神赋予我的无穷动力。

井冈山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历史深深教育了我,也深刻理解“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回望中国近代百年来发展历程和艰辛岁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走过的奋斗道路,深深感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仅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立自强,还依靠勤奋和智慧推动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国防、科技的全面进步,以“一带一路”推动国际经济文化合作,国家形象、经济指标、国际地位都居于世界前列中国人民正在大踏步走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路上。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是幸福的,也是自豪的!正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井冈山之行,让我再次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再次重温了百年来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创造的历史。回望过去历史,才能更好看清未来,我们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才能凝聚更多前进力量,奋斗创新谱写壮美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