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远见 伟大的选择——“五一”口号的伟大意义



1948年4月30日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基本已成定局之时,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晋察冀军区所在地——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召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经毛泽东主席修改后的《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正式向全国人民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方针、政策,尤其是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决定,得到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并发表联合宣言。宣言中指出:“中共在中国革命艰苦而长期的斗争中,贡献最大而又最英勇,为全国人民起了先导和模范作用。因此,这次新政协的召开,无疑我们得承认它是领导者和召集人。”五一口号的发布和实施为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多党合作的制度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号召,派代表解放区参加筹备工作为成立联合政府、建设新中国做准备1949年1月,中国民主建国会负责人联合其它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向全国人民宣布支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早日建立新中国贡献力量。

“五一口号”充分展示了中共领导人通过对中国国情深入研究和具体分析,通过对中国广泛的人文实践能力以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也正是在1948年发布“五一口号”之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开始了真诚合作,也因此揭开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的崭新一页。五一口号”的提出,使民主党派更加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彻底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有光明的前途和未来才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此,中国政治制度确立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框架。在这一框架下,民主党派同共产党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合作关系

“五一口号”的伟大历史意义在后来的发展中得到了完美体现。1949年9月中国民主建国会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国家政权建设,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民主建国会先后1955年4月1959年12月召开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组织推动会员和所联系的民族工商业者认真学习并贯彻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进行自我教育改造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特别紧密配合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小康社会,历经发展和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更加趋于成熟。“五一口号”预示着中国人民团结、合作、批评、帮助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在中国共产领导下的民主党派及各方有识之士、进步人士携手并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绘制宏伟蓝图

今天,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已经融入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实践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已经包涵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理论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而这一切都是“五一口号”的发布为基础对于中国民主建国会成员来讲,响应“五一口号”的历史内核,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地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是新时期中国民主建国会成员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