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先贤:我和王光英幸福钻石婚60年


图片11.png


王光英是名扬海内外的“红色资本家”,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幸有知心伴侣相扶相携。日前,在他们二人刚刚度过60年钻石婚之际,王光英夫人应伊利欣然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两年恋情为钻石婚奠定坚实基础

我在辅仁大学读书时认识的光英,那时他即将从化学系毕业,而我是教育系新生。1938年,我母亲在北京病逝后,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回时在南京民国政府任职的父亲家,而是留在北京继续念书。我姐姐拜托她在北京的朋友照顾我,而也正因为这个姐姐,我认识了对于我这一生非常重要的人——王光英。

当时,我这个姐姐的男朋友即将大学毕业,他一边准备毕业论文,一边和姐姐热恋,忙得不可开交。于是,他央求他的好朋友光英说:“帮我写论文吧,我给你介绍个女朋友。”据说,当时光英追求一女生未果,情绪甚为低落。为振作他的精神,为了“写论文的回报”,姐姐的男朋友就把我介绍给了光英。

见面那天,我和姐姐在冰场滑冰,远远就看见她男朋友和王光英走来。我对他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他很文静,也很殷勤,还很细心。当时,我们都骑自行车上下学,从冰场出来后,姐姐建议去吃饭,大家就骑自行车去了。让我意外的是,当我们停在饭馆门口时,光英停好自己的车,很主动地上前替我也把车放好锁好。就这样一个小细节,让我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不错。

光英对我的印象也非常好,据说,当年他选择留校任助教就是为了“看”住我,和我谈恋爱。放学后,我和光英有时到北海或后海散步,谈谈心、交换彼此对人生的看法。最让我印象深刻也最为感动的是,不论光英的工作有多忙,他总坚持每天写一封信给我,有时候甚至是两封。有时光英把信放到传达室托人转交给我,有时是他亲自在校门口等着我,再把信亲手交给我。我至今都记得这样一个画面:下学后,在人潮散尽后,我看见光英斜靠在自行车边,一脸幸福的样子等待着他的女朋友。

我们就在这样写信、散步中慢慢积累了感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也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觉得,婚前的相互了解是很重要的,了解越深,越能在今后的人生路上相互理解和扶持。

当然,我们在一起的事情也听到了反对的声音。当时,我把光英的情况写信汇报给在南京的姐姐时,她觉得光英家里人口太多,刚毕业又没找到适合的工作,生怕委屈了我。我当时也有些犹豫。但随着后来和光英交往的深入,也包括侧面了解,尤其是光英的妹妹光美和我是同学,也是要好的朋友。慢慢地,我感觉到光英不止是个热情善良的青年,还是个有责任心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也是个值得交往,值得交信任、值得托付终身的人。我把这一切感觉写信告诉姐姐,姐姐也慢慢同意了我们的交往。

1942年中秋节,光英约我们几个好朋友到他家吃饭,然后到后院去看开放的海棠花。这时候,光英的父母就躲在屋里隔着纱窗偷偷地看我,可我当时还毫不知情,还和光英他们一起闹着玩呢。后来,几个朋友要回家,我也要起身离去,光英却示意我先留下来等他一会。等他把他们送走后,他兴冲冲地把我带到后院屋里,正式和他的父母见面。

他的父母没想象中严厉,和气亲切地询问我的学习成绩、日常生活等问题。后来光英的父亲还很客气地招呼我说:“小应,以后经常到家里来玩啊。”这可能就是意味着我得到了他父母的认可,我们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1942年8月22日,我们在教堂举行的婚礼。当时,在教堂穿礼服结婚的人还很少,但最困难的不是买不到礼服,是我根本不是天主教徒。为了这个,光英特意找了个同学,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给我补习相关知识,考试时我们又在神甫眼皮底下打手势、使眼色偷偷提示,最终顺利过关。

人生路上需要相爱的家人扶持前行

婚后,光英便到天津和朋友设厂创业,我则在学校继续读书。但就在婚后一个月,9月22日晚,累了一天的我很早就香甜地进入了梦乡。接近清晨时,我忽然被敲窗户的声音惊醒,翻身坐起,却发现屋内一片狼藉。

遭抢劫了!

当时,我和婆婆并不住在一起,我和光英婚后单独住在另外一个院子里。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先稳定了自己的情绪,保持现场原状,迅速跑到婆婆房间告诉她所发生的事情。随后就是报警、问讯等等一系列程序上的事情。其实,遭遇抢劫我并不是十分害怕,反而是在这件事情上,我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温暖和关怀。此后,光英的妹妹光美一直和我睡在一起,光英从天津回来的时候,光美就笑着“让位”。

在人生的路上,谁没有波折坎坷,但幸运的是能和家人在一起,能感受到来自他们的关怀和支持。在我因娘家田产问题遭遇警察抓人时,我公公为我支招,亲自到警局协调;在我怀孕后犹豫是要上学还是要生孩子问题上,婆婆给我最贴心也是最真诚的建议;我骑自行车上学,旗袍被自行车豁了一个大口子,婆婆看到后,让人找了块相似的布料,几下就补好了。有好多事情,看似小,实则却能让你感到足够的温暖。

正因为我和光英在这样良好的亲情环境中生活,耳濡目染,在60年的婚姻生活中,几乎没有吵过架、拌过嘴。偶尔有了小争执,也会很快过去,谁都不放在心上。

1952年,我参加“土改”回来就进了天津市民建工作,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我很珍惜,光英和家人也非常支持。遇到问题时,光英会帮我出主意,有时也会提意见。在“文革”期间,光英被关在秦城监狱,我从当时全家仅有12元的生活费中省出一点钱,给他买点好吃的。而在每次探监的时候,我们都会相互鼓励,要坚强的活下去。我探监也成了光英生存下去的某种力量源泉,而这也正是我和孩子们活下去的希望。

1975年,光英走出秦城监狱,没有立时恢复工作,而是在家里当起了专职炊事员,这一干就是三年,直到他恢复工作。当时我在天津政协做文史资料的整理,事情非常繁琐,光英心甘情愿地担当起照顾家庭的重任。他说:“小应给我做了一辈子的饭,我这3年算是一点回报吧!”这3年来,他的烹饪技术大有长进。当时,正逢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后,为了防震,大家都住在街上临时搭建的地震棚里,做饭也都在街边,用一块竹帘子充当门的功能。于是,经常有人掀开我家门帘,笑着说:“国舅又做饭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说:“连天气都会有阴晴,更何况人生呢!”所以,只要相信党,相信“早晚都会好的”,家人能团结在一起,前景就是光明的。

儿女是我们这辈子最大的宝

我和光英有4个孩子,两男两女。说句实在话,这些孩子都好得没法说,个个都是我们的宝。

大女儿王米不爱说话,但对我们的照顾是最细心的。她在光大集团工作过一段时间,以良好的口碑,勤恳的工作态度为公司赢得了更好的发展。现在她都退了下来,仍还有一些朋友找她谈事情,究其原因,就是信任她。

二儿子王彬现在天津一家外企工作,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经常回家看我们。其实,他跟着我们受了不少苦,15岁被送到新疆,一去就是15年。而他小时候发生过的一件事,我至今都忘不了。那时,他们时髦玩“拔根”游戏,就是两个人各持一片树叶的根部相互较力,以叶根断裂判断胜负。为让叶根存活的时间更久些,他们发明的办法是把树根放在鞋子里“捂”着。每天晚上这孩子上床睡觉后,我在整理他鞋子时都会看到鞋里有许多叶根,而有一天,我却在他鞋子里意外看到了2元钱。我问他,钱是哪里来的?他支吾着不说话。

我问:“是拔根赢的吗?你小小年纪怎么能赌博呢?”

他说:“不是。我想买点吃的,可你不给我钱。”

“钱到底是哪里来的?”我有点生气。

他这才小声说:“是从孙奶奶(孩子们的阿姨)那里拿的。”事后,我向孙奶奶求证,的确她床铺下的2元钱不见了。

我对王彬说:“事情我知道了,我也不说你,就罚你一天写一张字条:几月几日,我拿了孙奶奶2元钱。一共写30天!”

这件事对孩子的刺激很大,直到他已长大成人,在新疆得了脑干炎发着高烧时,还一直重复着说:“几月几日,我拿了孙奶奶2元钱。”

他妻子问我:“妈,王彬是不是烧坏了,说胡话呢?”她哪里知道,王彬把这件事情一直印在脑子里,深深的。

三女儿王荃是我最疼爱的孩子,因为从小得了哮喘,身体一直不好,但她对我们的照顾是最细心的。1992年,我得了急性肺炎,还是她及早发现把我送到了医院。尽管在农村劳动,没有正经系统地念书,她仍弹得一手好钢琴,她的女儿也得了她的真传,充满了艺术灵性。可惜的是,她总是为他人着想,忽略了自己的身体,1996年在香港去世了。我非常伤心,但当我看到有那么多她的朋友、她帮助过的人来为她送行,我又感到相当欣慰,她永远活在大家的心里。

四儿子王和是最能干的,现在一家公司负责中美贸易工作。他以他的认真负责和做事井井有条,赢得了美国大老板的充分信任,并把许多重要工作都交给他做。

钻石婚60年三大秘诀

秘诀一是夫妻之间的相互支持。我和光英风风雨雨走到今天,历经了许多波折,但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会彼此支持、相互鼓励。他在监狱时,我牵挂他;他在香港创业时,我鼓励他、支持他。我带着孩子独自生活时,他心疼我;我上班时,他帮助我。我们是人生的伴侣、最好的伴侣。

秘诀二是有共同的爱好。光英的兴趣非常广泛,从京戏到滑冰,由静到动,统统喜欢。我也一样。共同爱好多了,话也就多。到现在,我们老了,仍会一起看戏,甚至是电视剧也都追着看。

秘诀三是生活习惯相同。我和光英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连吃饭的口味都相同。现在光英仍喜欢吃我做的饭,他说我做的饭比较可口,所以,每天我都会给他做点好吃的。现在,孩子们也爱吃我做的饭,尤其是我最拿手的酥鱼——把小鲫鱼洗干净,用作料喂好,在油锅里过一下,然后放在锅里,一层葱、一层鲫鱼、一层海带,再放些盐、醋、糖等,用大火煮,直至鱼酥软为止。

除了上面三点,还要有的是用快乐、宽容、温暖的心去对待自己身边的人。

【记者印象】

采访之前,记者做过一些案头准备工作:应伊利1952年参加“土改”工作后,进入天津民建工作;同年冬,在天津华北城乡物资交流会担任联络问讯站站长,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被评为全国特等劳模(1953年)。1956年,任天津市工商联妇女工作办公室主任,当年被选为全国妇联执委。1981年在北京担任全国工商联妇女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83年至2003年,任全国妇联常委;将妇女工作扩大到香港乃至国际,其间获“全国妇联三八红旗手”称号。除了妇女工作;她还非常关心儿童工作,复建了洁茹幼儿园,创办了天津兰苑幼儿园。2004年,她从妇联退下后;仍参与了许多对国家、社会有益的工作。如此众多“硬邦邦”的经历和荣誉,让记者不禁对即将采访到的人,尤其是她那么美好的情感生活产生无数遐想和好奇。

出乎记者意料的是,1922年出生的应伊利看上去至多70岁,一说话就笑,天真得像个小姑娘。尤其当问到“当初看到王光英是什么印象”时,记者在她脸上看到了一丝红晕和甜蜜的微笑,真是令人羡慕啊!让记者感到过意不去的是,采访中有些问题提得曾让她几度流泪,尤其是在谈到她的大儿子和三女儿时,她的声音一度哽咽,采访便停顿下来。但作为一个坚强、勇敢、快乐的人,她相信只要不做亏心事,天会晴朗的,人生是幸福的,爱情是甜蜜的,大家都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