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提法,是中共中央对传承好发展好中国中医药事业的最高指导,呼应了《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坚定不移地实现中医药服务的全覆盖。
通过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中共中央宣示了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里,我们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行”;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道路自信、坚定理论自信、坚定制度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我作为河北省中医药行业一名中医人,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努力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力争能为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两个维护”“两个确立”,坚定“四个自信”,中国人努力奋斗,奔赴实现伟大富强的“中国梦”,我们走自己的路,走出一条文化自信,民族自强的路。
中医药文化根植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上,是中国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发展过程当中,所孕育而出的优秀民族文化瑰宝。中医药文化包含有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等,中医人常说的“仁心仁术”“医德医风”属于中医药的精神文化之一;同时中医药还是一种产业、一种技术,也是一份学术,我在基层民营中医馆从事中医药优势技术、适宜技术的传承整理,深知“道术并重”是学术层面,“施之于外、神应于中”是技术层面,无论是学术的、哲学的,亦或者是技术的、疗效的,中医药神奇的观点和奇兵制胜的治病形式,这些都是中医药的宝贵文化,中国的中医药必定能走出一条传承创新复兴路。
中国人民普遍了解中医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所经历的创伤、衰退,一路坎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拯救中医药事业,例如让西医学习中医,建中医药研究所,表彰中医成果,各级政府创办中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
扶持康养产业,促进中医药主导的医养、康养,以及相关产品开发,普惠大众,尤其的是慢病调理,引领人类健康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