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中共二十大闭幕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次外出考察就是深入陕西延安市和河南安阳市的农村等地进行考察调研。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一、充分认识中共二十大的重大意义。中共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这是一次为新征程指明前进方向、确立行动指南的大会。大会强调“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产生了一个凝聚全党共识、值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充分信赖的中央领导集体,回答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对于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有着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
二、深入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中共二十大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贯穿中共二十大报告的灵魂。大会最根本的理论意义,就在于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深入系统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坚持原原本本学习报告,同时把学习大会报告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和相关文件结合起来,认真领悟中共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河北乡村振兴、“三农”工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积极贡献。
三、践行助力乡村振兴使命。中共二十大报告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明确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同谋划助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逐字逐句研究领会中共二十大对乡村振兴、“三农”工作的目标要求,围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找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找准乡村振兴、“三农”领域贯彻落实的着力点和主攻点,统筹谋划未来五年河北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政策举措,在农业强省、粮食安全、农业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等各工作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阔步新征程,昂首向未来。一系列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绘就了新征程的宏伟画卷,奏响了民族复兴的激越交响。作为农业农村战线上的工作者和民主党派成员,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关键之处在于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一步一个脚印把中共二十大作出的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成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使命责任扛在肩上,久久为功,在助力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谱新篇、谋新策、开新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