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于教育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进行过阐释: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十年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共十八大以来,教育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以高等教育为例,高等教育战线以高质量为统领,注重由要素发展观转向整体发展观,不断探索建立与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发出了中国声音、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共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为教育事业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关键的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要坚定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深学细悟中共二十大精神,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深刻认识到肩上的责任无比重大,身负的使命无上光荣,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对党忠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心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要事,以更昂扬的姿态、更拼搏的状态,将个人成长融入历史洪流,矢志不渝奋进伟大征程。
二要淡泊名利。为人师表,志存高远。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言行雅正,举止文明。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才能创造一支有文化、有学识、有理想、有信念的教师队伍,成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
三要勇于担当。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把丰富的学识、优秀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学到全方面、深层次、多内容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要加强研究。培养身心健康、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最大成功。要深入研究健全教育内容体系,在高度重视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的统一,既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让学生发展智慧、增长才干。
五要服务社会。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热心公益,服务大众。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建设服务型教师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中共二十大已经吹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号角。我们要自觉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激发青年大学生立志民族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忠诚教育事业,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严爱相济、润已泽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二十大精神上来,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中共二十大精神,特别是深刻领悟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论述,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实的举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踔厉奋发、守正创新,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党的教育事业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中共二十大精神扎实落实到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为学校发展、教育振兴团结奋斗。我们期待,新时代中国教育工作者以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创造更多令人瞩目的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