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共二十大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召开以来,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掀起了学习中共二十大报告的热潮。作为法律人,我将从“法制”方面发表自己学习中共二十大报告的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一、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中共中央以革命勇气和改革思维发动改革,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重点解决立法不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监督疲软、权力腐败、人权保障不力、产权保护缺位等突出问题,许多改革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依法治国既是重要内容,又是重要保障。我们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

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开创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宪法是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的总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的源头和统帅。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我国宪法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明确宣示和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提供了根本法律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质疑、反对、破坏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地位的行为和言论,都是违反宪法的。

四、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的灵魂,是人民群众感知法治建设的一把尺子。

在法治的各环节中,司法决定具有终局性的作用,权利的最终救济、纠纷的最终解决是在司法环节。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公正司法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一旦这道防线被冲破,出现司法不公现象,就会对社会公平正义带来致命破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谓公正司法,就是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活动一定要受到制裁和惩罚。”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人民群众每一次求告无门、每一次经历冤假错案,损害的都不仅仅是他们的合法权益,更是法治的尊严、社会的公平正义。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国司法工作的内在追求和价值目标。

五、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各地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全力推进法治建设,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镇街、村(社区)、企业、校园等多维度扎实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最后,我作为新时代的律师自感责任重大,将继续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从业基本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定位,践行人民律师为人民理念,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满腔热忱投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以永不停歇的奋斗激情,履行好律师行业的职责和义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推进全市律师行业发展,加强青年律师培养等方面加强工作创新,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