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跃迁中的重要一环,是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的一个关键节点。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培育和发展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省已建立涵盖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培育和发展“小巨人”企业中也存在改进的方面,包括推荐认定的精准性需要提高、市场需求侧“最后一公里”存在障碍、产业链融入协调需要加强、数字化转型难度较大等。为此,建议如下:
一、提高“小巨人”企业推荐评选的精准性
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着力优化推荐评选的各项工作。一是扩大评选专家来源,加大行业中链主企业和关键客户的参与力度,在遵循客观公平原则前提下,更加体现市场导向和产业安全导向;二是健全行业协会、工信部门、统计部门等信息挖掘和生成机制,为“小巨人”评选过程中的市场占有率等相关指标提供更为权威的数据;三是加大对数据造假、掺假企业的惩罚力度,停止3年参评资格并予以公示。
二、加强对“小巨人”企业全经营周期的支持
一是在技术创新上,切实加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科技特派员制度等已有政策的落地力度并持续优化。二是在内部管理上,由工信部门、工商联和行业协会等共同协作,根据产业特点,分门别类的为“小巨人”企业提供管理理论培训和标杆案例分享,由政府协调,向企业派驻高校、咨询机构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企业管理服务团。三是在市场开拓上,首先,企业要自觉加强创新活动的市场导向,通过对市场需求的灵敏响应,努力开拓市场。建立重要基础产品试用、试错和补贴、补偿机制,鼓励采购、使用“小巨人”企业的配套产品和技术。完善招投标流程和评价指标,加大政府采购中对“小巨人”优质产品的倾斜力度。通过创新的市场效应和应用的示范效应,共同解决商业化“最后一公里”的挑战。
三、构建“小巨人”企业产业链融入的协调机制
一是引导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回归评选初衷,加强政府作为链长的引导作用,以链主企业为主导,绘制产业链“基因”画像,明确产业短板,作为“小巨人”企业推荐评选的重点领域。二是引导链主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深化合作关系,通过战略联盟、技术合作、股权纽带等方式,构建事业共同体。三是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强化产业链共性技术供给,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合作,解决“小巨人”企业创新短板。
四、助力“小巨人”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小巨人”企业从业人员的数字化意识和数字化素养。二是加大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保障。三是引导数字化产品提供商,面向“小巨人”企业的需求场景,提供价格合理、功能优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四是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向云端迁移,积累业务数据,深化数据挖掘,实现数字赋能。五是鼓励链主企业发挥数字建设标准制定的引领作用,统筹做好产业链内不同企业间的数据接口,形成虚实结合的跨企业协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