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会员开讲——《讲好家乡故事,普通话最好听》暨民建河北省委省直工委六支部、河北省影视家协会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走进听松书院,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启动


民建会员开讲——《讲好家乡故事,普通话最好听》(民建发稿)-1.jpg


文化传承,让爱发声。3月12日,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民建会员开讲——《讲好家乡故事,普通话最好听》暨民建河北省委省直工委六支部、河北省影视家协会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走进听松书院,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启动仪式在易县成功举行。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金话筒奖获得者、播音指导、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影视家协会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主任纪青云,民建河北省委组织部部长洪立江,民建河北省委省直工委六支部主委王建广,河北省影视家协会副主席张妍,易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静出席启动仪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如何讲好河北故事、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变化和文化艺术风采?“提高大众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大众的普通话水平是加强我们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尤其要重视从娃娃抓起,大力提升孩子们的言语素质。”纪青云介绍,今年,河北省影视家协会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将在听松书院开设一系列公益教育课程,利用主持人队伍的专业力量为乡村的孩子们带来更为丰富的文化助力。每个月都会有专业主持人来给孩子们授课,让孩子们从语音、思维、口语表达、朗读、演讲等多个方面逐步提升。 

“文化传承,让爱发声”公益教育项目落地听松书院,离不开该书院创始人苑小伟、梅静夫妇多年来对家乡的付出。2015年,苑小伟、梅静夫妻二人离开繁华的北京,告别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回到了家乡河北易县清西陵五道河村。他们拆除老宅建设听松书院,投身乡村美育、文化研学等公益项目,逐渐走出一条复兴乡村文化、创造乡村价值的新路子。活动仪式前,民建河北省委常委、民建中央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曹郁发来祝福视频,并为书院的两位创始人专门撰写了对联“听梅绽爱 松伟凝情”;书院创始人梅静也录制视频表示感谢,代表书院邀请曹郁老师来听松书院做客。


民建会员开讲——《讲好家乡故事,普通话最好听》(民建发稿)1-1.jpg


在乡村,一个书院能建成什么样?这是一直盘旋在民建河北省委省直工委六支部主委王建广脑海中的问题。如今亲身走进听松书院,震撼、惊艳直击心底,大大超出他的想象。这次他代表六支部给书院带来了文学名著、名人传记、图书绘本、少儿百科等书籍。王建广介绍,民建河北省委省直工委六支部已经捐建了十个民建图书角、3万多册书。他希望下一个民建图书角能在听松书院落成,为乡村孩子的成长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千年古县,易县文化底蕴深厚。在梅静、苑小伟夫妇的坚持下,在社会各界力量的鼎力相助下,“文化传承,让爱发声”公益教育项目落地易县,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大大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更为易县公益事业发展和普通话推广普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易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静表示,他们计划把听松书院打造成易县研学的品牌,并把听松书院的公益理念和运营模式嫁接到易县的红色景区和自然空间中,让易县的文化发展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启动仪式后,纪青云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主播开讲的第一课——《讲好家乡故事,普通话最好听》。从各地方言的辨别、普通话的发音规范,到绕口令、推普五字歌,两个小时的课堂上,纪青云老师的讲解生动、精彩,她还不停地和孩子们互动,激发起他们对普通话的浓厚兴趣,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纪青云老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孩子们的声音亮了、发音标准了、敢于表达了,一旁的老师和家长们露出欣慰的笑容。 

润物无声,成风化人。随着主播开讲第一期活动圆满结束,孩子们已经开始期待接下来每月一期的语言课堂。据了解,“文化传承,让爱发声”公益教育项目将在听松书院陆续开展《美丽的河北——我是小小宣传员》《朗读红色经典,传承使命担当》《中秋诗乐会》《“恰同学少年,展青春理想”主题演讲比赛》等主题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希望我们把文化艺术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上,未来能够看到更多丰硕的果实呈现在我们面前。”纪青云老师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