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延安精神永流传,

安党铸魂宝塔山①。

学风七大杨家岭②,

习文求真致《移山》③。

心念兴衰窑洞对④,

得《来》定律竟推翻⑤。

体察将士气不旺,

会师讲象鼻子湾⑥。

不熄明灯亮枣园⑦,

忘却寒夜克难关。

初到圣地王家坪⑧,

心敬先烈步维艰。

勇敢步入梁家河⑨,

毅志磨砺达七年。

前景靓丽南泥湾⑩,

行则必至尽开颜。

 

①宝塔山:位于延安市区中心,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之一。

②杨家岭: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约3公里。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中共中央在杨家岭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这里写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许多重要文章。

③《移山》:指《愚公移山》一文,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闭幕词。毛主席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比作两座大山,以愚公自称,表示我党坚决反帝反封建的决心。

④窑洞对:是指毛泽东同志与民主人士黄炎培的一次著名会谈。1945年7月4日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到他住的窑洞里作客,整整长谈了一个下午,这次谈话促使黄炎培从延安回来撰写一本书,叫《延安归来》。在书中黄炎培回忆了他和毛泽东的这段谈话,就是关于“历史周期率”的内容。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⑤《来》,指《延安归来》。定律,指“历史周期率”。

⑥1935年11月5日,中央红军到达象鼻子湾村与刚刚成立的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从瑞金出发,红军共跨越11个省,长达367天,战士们的精神和身体都疲惫不堪,一些战士有些气馁和消极情绪。毛主席站在白雪皑皑的雪地上,向大家即兴演讲,这就是著名的“雪地讲话”。战士们气势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⑦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继续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毛泽东在此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著作,出席了张思德烈士追悼会,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

⑧王家坪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约1公里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部(1947年2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1937年8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在这里指挥部署了敌后根据地军民的八年抗战。

⑨梁家河:位于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5公里。1969年,15岁的习近平下乡来到梁家河成为一名知青,度过7年的青春岁月。习近平曾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⑩南泥湾:位于延安市区东南45公里的汾川河上游。1941年3月,八路军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