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搞锦上添花“窗口学校”多做雪中送炭“扶贫工程”

http://www.cndcaheb.org.cn/infodetail.aspx?newsid=3646

本报讯(记者刘岚)“近年来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尽管有了较大发展,但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发展的速度。”面对这一境况,曹郁委员建议,解决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问题,一定要注重实际、拒绝形式,少搞锦上添花的“窗口学校”,多做雪中送炭的“扶贫工程”,在教育领域要少些“马太效应”。

    1、要建立对落后地区教育投入机制

       曹郁委员在调研中发现,无论地区之间还是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教学质量以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均存在高低、轻重、快慢等问题,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及教育部门公共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往往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完全不同的影响,尤其是基层政府对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公正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事业的成败。

       曹郁委员建议,我省各级政府要通过转移支付和专项拨款等办法,建立起对本级政府辖区内相对落后地区教育的支持,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

       在国家支持地方教育政策基础上,各级政府要建立分类别、按比例合理负担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如义务教育教师工资部分,可以争取国家承担一部分,其余部分由各级按比例承担,统一标准。除了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以外,各级政府要按照比例提供基础教育办学标准规定的校舍建设和维修、教学设备和仪器购置以及日常运行所需要的各项经费,积极解决学校新建、扩建和改建等所需用地,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2、少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

      财政性教育经费要少搞锦上添花的“窗口学校”,而要多做雪中送炭的“扶贫工程”。曹郁委员说,过去,各地纷纷花大力、投巨资,常常为的是某所学校上等级,做“窗口”。学校被评为三六九等,家长和学生自然就别无选择,只能使出浑身解数,往重点学校拼搏。这样的评估实际是变相促使基础教育两极分化,对均衡发展起负面导向作用。因此,各地应把评估重点从“等级学校”转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上来,通过学校建设标准的法律规定,约束政府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使每所中小学校都能按照法定标准,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从而在义务教育领域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督导评估要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优”原则,要遏制少数学校办学条件无限制攀比的不良风气,强化对素质教育实施情况的评估。

    3、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另外,曹郁委员建议,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也是确保农民教育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出台以城镇为中心,按照一定区域半径制定不同的特殊工资补助标准政策。距离城镇较远的农村教师补助要高一些,近的要相对低一些,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针对农村师资不足问题,每年省里可以给各市、县增加固定的农村教师编制,并且从应往届本科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中择优选聘补充到农村教师队伍当中,有效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