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局部战争影响,国际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障碍。我们共同面对的形势、压力、挑战,可谓前所未有。恰在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在全球经济复苏促进和平发展的窗口期,开启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新篇。
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浓墨重彩、熠熠生辉。为此我们要加强学习、领会,把其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双岗建功的全过程。
一、树立思想文化自信,进一步培根铸魂
《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学习的目的是在复杂的思考、事务中,厘清先后顺序,才能找到规律,并得到借鉴。就个人和局部而言,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扎实开展好学习会、读书会活动,围绕学习中共党史、学习民建会史,通过积累探索,才可以凝心铸魂。学习不是一阵风,但必须有风气、有风向,自己学要有学风,家庭也要传承家风。
学习是为了增强自信、指导实践、提升质量,为此要注重“两个结合”。一要结合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要主动巩固并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感悟,以习近平新论断、新思想、新要求和殷切嘱托为作用力,积极培养意识、责任、目标,学到真本领,悟到真学问、创造新价值。二要结合各民主党派开展的“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学习、思考、贯彻要注重思考对标、思维诊断、思想聚焦、思行协同,要把握好核心的、基础的,体现出主要的、次要的。要结合学习训练、学习讨论、学习展示、学习点评,促进学习力、转化力,突出可行性、实用性、创新性。
二、注重产学融合对接,进一步促进发展
王明阳在《传习录》中有云:“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学习和实践要统一起来并相互作用。就我个人学习思考而言,要突出以“区域+领域”“学习+创新”“岗位+责任”的目标要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实现双岗建功,体现新时期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性、团结性、创新性。
在具体的学习思悟创过程中,注重“两个对接”。一是对接区域发展,积极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发挥个人专业特长、研究特点,强化更优质的产学创新。以名师、名教、名产、名企对接,提升就业指导、创新创意服务。注重转化和提升,从校园到产业园,从民建会员到产教融合辅导员,从思想文化宣传员到新发展新阵地的战斗员,坚持以注意角色、注重转化、助力发展为主导。二是对接中国式现代化场景。结合“一带一路”国家策略,发挥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作用、彰显高质量中国式现代化承德场景作用,注意改革创新,在课程目标设计上,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导,以产教融合、科研创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教师和民建会员作用,以全场域、全体系、全过程学习阅读,构建文化育人、文化助力发展的体系,不断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力、创新力,结合产教融合新要求,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思政学习转化,形成特色体系。
三、注重阶段风险挑战,进一步推动事业
唐朝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有云:“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于治思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大成,也是治乱兴邦、促进发展的基本理念。
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框架的思想政治学习领域,要注重对事业的助推,要体现“两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改革攻坚。要团结凝聚更大更多更好力量,把握好我与国家、我与发展、我与时代、我与创新的关系、目标、要求、责任,持续以推动改革促进团结为主,坚持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以学术课题、项目攻关的实验室、研究组,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学习实践,主动服务中心大局。二是有利于实现伟大中国梦。我们要把以党为师、向党学习的注意力、作用力、创新力集中释放出来,结合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刻提醒自己怎么看、怎么办,怎么能行、怎么能成,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夯实政治站位,提升内化和外放能力,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追随中国共产党、依靠中国共产党,按照对各民主党派“三新”“四好”和“五种能力”要求,主动奉献最大热忱,发挥出最大作用,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团结奋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巩固同心圆、谱写同心篇。构筑共同事业之基,推动共同理想之翼,释放共同梦想之情,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早日实现伟大中国梦。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重要的理论武装,为指导学习实践和创新发展将起到重大作用。学习的长期性、主动性、创新性是一项必然的要求,我们要以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为基本要求,还要具足课题意识,具有主动领题本事,具备创新实践功底。学习贯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应该成为更多人的事,要围绕营造全民学习、全民创新、全民实践的大环境,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学习贯彻,不是一时一事的行为,是全面系统的工程,要具有啃骨头、打硬仗的精神准备和实践训练体系。相信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中国的事业会越办越好,中国的担当会越来越突出,中国式现代化场景越来越美丽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