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营企业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

———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十周年之际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的第十年,举世瞩目,成绩斐然。京津冀地区已经是我国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区域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经济新常态发展、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

十年来,京津冀三地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各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工作,区域发展格局日渐清晰,协同发展交出亮眼答卷。

十年来,北京市有序退出4000余家一般制造业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三地共织交通网,持续提升互联、互通、互融水平,“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三地充分发挥北京创新研发优势,天津地理区位和政策优势,河北充足的生产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优势,逐步形成了“北京研发,津冀转化”的空间布局。

站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十周年这样一个历史机遇和重要节点上,我们河北的民营企业要抓住时机,借力国家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措施,奋发作为,大展宏图。现就河北民营企业及产业,如何更好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大显身手、发挥作用谈几点认识:

一、发挥地缘优势 努力成为京津企业的首选合作伙伴

京津冀地区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2亿人,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城市集群,且是中国唯一的以首都为中心,同时拥有两个直辖市的大都市群,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河北具有工业门类齐全、资源丰富、商务成本低、人力资源充足等优势,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占据了“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先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下,河北民营企业应积极主动围绕雄安新区承接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和京津产业链要求,立足自身企业特点,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及时延链、补链、调整匹配供给,丰富完善合作服务领域和范围,扩大合作空间,增强企业发展新动能。

环抱独一无二的两大直辖城市集群和两个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代表城市,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设施,对河北的企业高质量发展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河北的民营企业家,应该高度重视和牢牢抓住这次历史机遇。

当下,“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已然成为河北文化旅游产业一张靓丽的名片。河北除了借力太行山自然风光、历史遗迹、红色基因做好京津的旅游承接与对接外;还可以发挥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习俗相近、文化一脉这一优势,探索挖掘燕赵文化渊源,尝试涉足“新晋顶流”的文旅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关键期,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将渐变为消费推动的新经济增长模式,深挖京津冀地缘相近与燕赵文化同根同源的思想文化认同感,将河北历史文化、成语典故文化等形成文旅产品,打造河北文旅消费新的增长点,形成河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不失为河北民营企业的发展新思路。

目前,国内外文旅市场都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尤其是假日经济的兴起,人们越来越注重休闲度假和旅游。2010年,我国的家庭人均文旅消费仅为598元,2019年跃升为4100元,而2023年在大多数产业遭遇需求不足,市场下降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均消费4984元,高出了疫情前的2019年的20%还要多。这几个数字说明,我国的文旅产业还是大有可为的。我个人认为,一个产业是否存在发展机遇,关键看两个要素,一是是否具备广阔市场;二是行业从业者是羊还是狼。我们河北的文旅市场,具备这两个条件。

二、强筋健骨 增强与京津民营企业的契合度

机遇总是给有所准备的人。河北企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中,承接京津产业链转移,率先服务京津民营企业和参与京津建设服务,必先提升自身产业能力和管理水平,避免因三地经济结构和产业层次差异,使得京津的市场需求跃过河北,出现“蛙跳”现象。

河北民营企业家应及时、主动,学习、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转型升级观念,将被动转型化为主动转型,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区域协同、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要提高与京津产业的适衡度,企业务必要自立自强、自我加压,快速成长,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围绕新质生产力,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做到充分服务京津大市场,“接得住”并出品质,为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健康发展、向纵深发展赋能。

创新驱动,打造“京津研发+河北制造”应用化场景,京津冀是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创新基础扎实、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然而,京津冀民营企业仍呈现出创新不足的特点,尤其河北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较弱、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相对较少,制约着河北民营经济规模扩张速度。

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河北企业要在推进创新驱动中闯出新路子,要充分利用河北产业腹地纵深的比较优势,积极对接京津创新资源,尤其是吸引京津高新、高尖技术成果,整合先进的创新、创意、创造资源,将更多科技成果向河北转移转化,提升产业附加值和高端产业吸附能力,实现“京津研发,河北孵化;京津研发,河北制造”,在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河北民营企业应积极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观念转变,提高资源整合与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与经济效益联动机制,创新发展挖掘新增长点,通过政策推动企业创新发展、高效发展,促进产融结合、产学研结合,增强与京津企业的契合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要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三、加强协同 建立京津冀民营企业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

京津地区聚集着高端高新企业和创新资源,由于诸多原因,京津冀三地民营企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需要找准产业协同发展的痛点和难点,以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为纽带,通过会议、培训、合作等方式,由全国工商联发起、京津冀工商联协同,积极发挥三地企业在人才、项目、技术、产品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交流,从企业层面加强协同,发挥龙头企业的链主作用,连链成群,力争在各个行业领域,加快形成一批合作新成果,打造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高地。

民营经济是京津冀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体。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三地民营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前景。近年来,随着各项支持政策的逐步落实,京津冀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民营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对区域经济发展支撑有限,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进一步发挥战略优势,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北民营企业应把握时代大势,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坚定发展信心,稳健经营、创新发展。

四、唱响河北 做河北招商形象大使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今年我省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新30条,直面经营主体关切,不断迭代优化服务举措,让政策发力点更加精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活力。

近期,邯郸市印发《关心关爱企业家的8条措施》,营造支持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全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真心实意为企业家解决问题,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让企业家在邯郸有尊严、有地位、有信心、有干劲,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推行的“邯郸办事不用跑”,正逐步形成邯郸招商引资的金招牌。

我们要借力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举措,做好招商大使,充分发挥企业家精准人脉、精准朋友圈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宣传河北、传播河北的营商环境,用另一种形式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促进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加强与京津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协同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通过交流互鉴,增进互信,凝聚共识,携手共进,推动河北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河北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协同发展大局,在高质量发展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潮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作者:河北省工商联副主席,民建河北省委教科文委员会主任,正大制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洪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