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河北省委集体提案做好旱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盐碱地具有巨大开发利用潜力,是非常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是18亿亩耕地的重要增量资源,旱碱麦种植是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河北省目前尚有未开发盐碱地15.6万亩,主要分布于沧州、唐山等市。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沧州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时指出,“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

为了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2024年1月民建河北省委向政协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交了“民建河北省委关于进一步发展旱碱麦产业的意见”,指出旱碱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旱碱麦种植缺乏政策支持,土地流转率低。二是旱碱麦产业龙头企业少,没有连片成群。三是旱碱麦品牌化占有率偏低,销售渠道单一。

针对以上问题,民建河北省委提出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加速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建立“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紧密联合体,推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形成以旱碱麦为主题的农家乐模式等。二是规划建设深加工产业园,提升旱碱麦产品附加值。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建设旱碱麦深加工产业园;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三是构建线下线上产业展销平台,做强品牌化培育。“练好内功”,建设大型线下产品产销中心;做好宣传,提升品牌形象。利用主流媒体,争取央视等权威媒体的背书,增加公信力;开拓大型商场超市等一批终端销售渠道,争取将更多旱碱麦产品打入高端市场;积极拓展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等新营销模式,通过与网红直播带货的合作拓展外部市场。

省政协对提案立案后,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省科技厅高度重视,就提案内容进行了实地调研并答复如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河北省政府成立省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农村厅,建立6个专班。二是加强品种选育推广。省科技厅安排专项经费,组建耐盐碱作物种业科技创新团队,聚焦旱碱麦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培育等12个科研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耐盐碱、抗旱高产植物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三是加强基地建设。在沧州黄骅建立旱碱麦研究推广中心,聘请中科院专家为顾问,对全过程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制定《黄骅旱碱麦生产技术规程》,为旱碱麦产业发展推广提供技术支撑。目前黄骅市已建设优质旱碱麦生产示范基地近20万亩,全面推行“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旱碱麦品质。规模化种植经营主体已发展到40余家。四是加强新型主体培育壮大。从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梳理出带动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规模化重点龙头企业17家,通过多种途径壮大企业实力,延伸盐碱地特色产业链条。目前,旱碱麦产品已经成功打入京津市场,面粉销售价格每斤可达6-8元,高于普通小麦30%以上,亩均收入增加600元以上。五是加强品牌建设宣传。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推动旱碱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举行黄骅旱碱麦·沧州时蔬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暨产销对接会,参加第二十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国内大型展销会,设置旱碱麦专区进行产品展览展示和宣传推介,取得显著成效。

下一步,河北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种业创新、规模经营、龙头带动三大重点任务,发展壮大旱碱麦产业,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