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下同心》有感:凝聚同心之力,共赴复兴征程


0df3d7ca7bcb0a46f21f789b0f3ae1246b600c330145 (2).jpg


《天下同心》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徐徐铺展于眼前,带我们回溯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那段风云激荡、意义非凡的岁月。追剧过程中,心潮始终随剧情起伏,更为这段以团结铸就辉煌的历史深深动容。

1949年,新中国曙光初现却仍被重重阴霾笼罩,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与召开举步维艰。剧中,共产党人怀揣赤诚、奔波忙碌,秉持求同存异方针,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紧密沟通协作。不同政治立场、不同社会背景的精英们相聚一堂,争议时有发生,困难接踵而至:经费短缺、特务破坏、意见分歧……但为了建立一个崭新国家,各方搁置争议、坦诚相待,这份共克时艰的决心彰显着非凡的凝聚力。

剧中细节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不易。从会议选址的斟酌、代表名单的拟定,到纲领文件的字斟句酌,每个环节都满是博弈与权衡。民主人士不顾个人安危辗转奔赴解放区,只为共商国是;共产党人全力协调各方诉求,只为凝聚最大共识。各方围坐共议国旗、国徽图案的场景尤为震撼,不同设计理念碰撞,却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让新生国家有彰显特色与精神的标识,这恰是“天下同心”理念的鲜活写照。

追剧时,“四个自信”不再是抽象词汇,而是化作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历史片段。道路自信,体现在摒弃西方旧有制度框架,独辟蹊径探索适合国情发展之路;理论自信,彰显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引领方向,为协商合作筑牢思想根基;制度自信,便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于乱世中萌芽、在磨合里完善,为政权稳固、社会发展提供长效支撑;文化自信,则藏在各界人士骨子里那份对华夏文明传承与再造的执着,以中华文化底蕴滋养新制度、新国家。

如今回望,这段历史铸就的制度优势恩泽至今。疫情期间,各民主党派携手医疗界力量奔赴抗疫一线、捐资捐物;脱贫攻坚战场,民主人士发挥专长,助力产业扶贫、教育提升;科技攻关前沿,多领域专家协同作战、攻克“卡脖子”难题……统一战线不断延展,各界齐心,托举起强国建设进程。

《天下同心》不仅是剧集,更是一堂生动历史课、思政课。它警醒我们:团结是战胜万难的法宝,共识是砥砺前行的引擎。立足当下,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国内改革步入深水区,更需全社会秉持“天下同心”理念,接续先辈遗志。让我们拉紧统一战线纽带,在各自岗位发光发热,汇入民族复兴澎湃洪流,向着中国梦勇毅前行,续写“同心同德、共襄盛举”的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