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拂廊坊,锦色生辉。为庆祝第115个国际妇女节,3月2日上午,民建廊坊市委在廊坊市体育运动学校举办“非遗养正 伊人如锦”八段锦疗愈课活动。活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段锦为载体,以传统功法致敬女性力量,用非遗智慧滋养身心,为节日注入健康与文化交融的时代新意。民建廊坊市委副主委王爱芳、邓颖莉出席活动,妇委会主任翟彦双及40余名民建会员参加活动。
王爱芳在致辞中指出,“八段锦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穿越千年的生命智慧。这套功法讲究‘骨正筋柔,气血自流’,与当代女性追求内外兼修的理念高度契合。”此次活动通过专业教学与文化解读,让参与者在行云流水的动作中,感受“以形导气、以气养神”的非遗养生哲学。
拥有“武英”(中国武术运动员最高称号)荣誉的段志超教练现场担纲教学。凭借30余年武术教学经验,他将八段锦分解为“形、气、意”三重维度:从“双手托天理三焦”的精准发力,到“五劳七伤往后瞧”的呼吸配合,通过“分解演示—跟练纠错—意境引导”的教学模式,让零基础学员也能领略功法精髓。“原来沉肩坠肘不是摆姿势,而是让气息自然下沉的钥匙。”会员马一洁在练习中豁然领悟。
随着最后一个动作的铿锵收势,活动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这场八段锦疗愈课不仅是一次身体与文化的双重滋养,更成为连接会员心灵的独特纽带。活动中,原本陌生的会员因共同练习而默契渐生,大家畅谈养生心得、分享生活智慧,欢声笑语间,彼此的距离悄然拉近。文化的共鸣是最深沉的情感联结,当会员们在八段锦的一招一式中彼此鼓励,组织的凝聚力便如同功法中连绵的气息,自然流淌、生生不息。
未来,民建廊坊市委将持续打造“非遗+”主题交流活动,让传统文化成为会员情感交融的催化剂。这场春日里的八段锦之约,正悄然织就一张以文化为经纬、以情谊为针脚的锦绣网络,让“民建大家庭”的温暖触手可及,也让非遗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