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会史 坚定信心 继承弘扬优良传统把民建事业推向前进

———纪念民建成立80周年



1945年12月16日,是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的日子,至今民建成立已80周年,成立之初,有134人参加了民主建国会的发起签名。12月16日下午,93人出席了成立大会。大会公推黄炎培、胡厥文、黄墨涵组成主席团。胡厥文致开幕词,黄炎培作筹备工作的报告。大会通过了《民主建国会成立宣言》《民主建国会章程》《民主建国会政纲》《民主建国会组织原则》等重要文件,选举了民主建国会领导机关。黄墨涵致闭幕词。从此,中国民主建国会宣告诞生,一个新的政党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

民建以民主和建设为宗旨,提出推进民主、反对独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要求建设、反对破坏的政治主张,并与中国共产党和各界人士一道积极投入到反内战、保和平的民主斗争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炎培是民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与民建同仁一起度过了风雨如晦的日子,终于在1949年迎来了新生和壮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炎培和民建同仁一起在国家政治、经济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会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民建在全国拥有5万多名会员,同民革、民盟、民进、九三学社、农工民主党、致公党、台盟等八大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以新的业绩续写民建光荣历史的新篇章。

在促进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在政协会议中的斗争“沧白堂”、“较场口”事件、下关事件、反对“美援”和美军驻华、反对召开“国民大会”、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响应中共“五一”口号,民建领导人到达解放区,拥护“将革命进行到底”,积极配合大城市解放,发表对美国“白皮书”的声明,参加新政协,地方组织的建立,学习贯彻《共同纲领》,调整和建全组织,为恢复国民经济献计出力,参加三大革命运动,调整和明确工作方针,学习贯彻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推动全行业公私合营,一届二中全会及反右斗争,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经受七年浩劫的考验,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民建力量。

八十年来,一代代民建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同心同向,携手前进,曲折而光辉的历程,真正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民建人作出的正确历史选择。在长期的实践中进一步增强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民建的历史是从认同共产党的主张靠拢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共产党一道共创伟业的历史。

1945年7月,黄炎培访问了延安,目睹了中国共产党的施政政策和解放区的成就,特别是与毛泽东就历史周期率的谈话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光明前途有了新的信心,成为他一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为发起和筹组民建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沧白堂”“校场口”等事件中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48年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行动,是民建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民建确认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立了今后的政治方向。1949年1月,民建领导人在内的55位民主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棉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1949年8月,民建发表了《加强内部团结的警惕、答告美帝好梦做不成的声明》。这个声明为民建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制定和接受《共同纲领》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建参加了人民政权建设和人民政协工作,在参加土改、镇反、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中,作出了突出贡献。配合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在“文革”的十年动乱中,在非常困难时期,广大民建会员仍然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改革开放新时期,民建遵循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尽心竭力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努力发挥参政党作用,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献计出力,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实践证明,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成为民建不断有所作为,不断成长进步的根本原因。这个优良传统,经过了民建老一辈的精心培育和身体力行,为民建一代一代人传承,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本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今天民建取得的成就,是几代人薪火相传、艰苦奋斗的结果。

新时代、新阶段、新形势,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中国民主建国会,我们深感肩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为此,我们要继承民建优良传统,锐意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深入实践,做好社会服务,加强自身建设,忠于国家,忠于党,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把民建事业发扬光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新征程中而加油鼓劲,努力奋斗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