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基本和生活息息相关。刚开始自己生活做饭的时候我喜欢读一些健康养生的书,例如我通过阅读知道了在饮食方面,倡导“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方式,强调食物的多样性和合理搭配,避免过度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养护脾胃。以科学的方法来保证身体的营养和健康。后来陪着孩子读一些论语孟子之类国学的书,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经典语句,扑面而来一种积极向上,热爱学习,珍惜友情的气息。提醒我在生活中要时时自省,不断修正自身,提高修养。每日有一些学习心得,以国学的精神平复自己浮躁的心态,让自己沉稳,与友交往重视诚信。
近几年来,喜欢读一些心理学和富有人文精神的书籍,例如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著作《深度关系》,人际关系也是武志红老师探讨的重点。他对原生家庭的关系剖析让我感触颇深,拨开生活的表象,洞察内心深处的奥秘。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影响着成年后的情感模式。这些书籍会指导我们如何在与家人朋友相处过程中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我们在关系里的互动,常是内在心理的投射。理解了别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就会真实主动地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主要和大家分享书中作者关于深度关系的滋养。在我们社会中,无数人在孩童时期并没有得到一份在精神分析上基本稳定的养育环境,成年后该怎么办。答案就是试着去构建一份基本稳定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有双重生命,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所谓的精神生命,可以说是自己的人格和自我。那么如何滋养精神生命呢,那么答案就是深度关系。饥饿分为两种,肉体生命饿了和精神生命饿了,前一种,你直接进食没问题,而如果是后者,依然选择吃东西,这就有问题了。生活中有些人可能都有一个习惯,生活中遇到障碍或者闲的时候,都想吃东西,其实这个不是食欲,而是精神层面的匮乏,感觉到了饥饿,如果真的去放纵吃东西,口欲得到满足,但可能会迅速发胖。精神生命如果有食粮,那它最常见的食粮就是意愿满足。
从自恋维度上一个人需要有执着精神,追逐自己的各种意愿,特别是那些比较重要的,实现它们,从关系维度上努力构建自己的情感连接,比如我们的美唐读书会就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会员之间的精神构建连接。第三就是体验和思维维度,一个人不能只靠思考变得强大,要靠本心,实践去追逐自己的意愿并认识这个世界。当你感到精神虚弱时,莫如走出去,以自己的方式比如跑步、骑行、摄影等方式去补充能量。
什么是深度关系,比如你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总是在刷网页,总是忍不住消磨时间,那必然意味着你把工作生活视为一种逼迫,不愿深入。因此,工作和生活总是让你疲惫,所以你总浮在表面,让你有一种掌控和选择的感觉,而你深入存在,能和工作生活建立深度关系时,你会发现,效率极大提高了,时间多了很多,当你砍掉各种不必要的事情时,你和你的工作和生活就变成一个超深度关系,它会给你一种很深很奇妙的感觉,于是你情愿主动工作和生活,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关于体验和思维,太多人总想,等把事情想明白了,然后再去做,然而,也许我们可以直接选择跳入生命之河,去主动拥抱这个世界。
作者的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对自身心理层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调整认知,在工作和生活中稳定情绪,保持心理的健康和平衡,从容应对生活的起伏,有很好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