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国家高级摄影师与《南京照相馆》的时代对话——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邢台民建会员、任翔映梦摄影(邢台)有限公司总经理任翔先生静静坐在观影席上,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银幕上正在放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带给他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共鸣。

影片中,老照相馆里昏暗的灯光、泛黄的相纸、散发着化学药水气味的暗房,以及老师傅用颤抖的双手记录历史画面的场景,让任翔不禁潸然泪下。这一刻,他不仅重温了学徒时期对显影定影配比的执着追求,更深刻体会到摄影作为历史见证的神圣使命。

《南京照相馆》中精准还原的暗房操作场景,让任翔仿佛看到了抗战时期那些用相机记录历史的先辈。影片中老师傅说:“每一张照片都是历史的见证,我们要用最精准的配比,让历史以最真实的面貌呈现。”这句话让任翔想起师傅曾经教导他的话:“显影液温度要控制在20摄氏度,就像我们对历史的尊重不能有分毫偏差。”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更要勿忘历史,珍爱和平。”任翔在观影后动情地说,“电影中那个用竹夹轻轻翻动相纸的镜头,让我想到那些在战火中保存历史影像的先烈们。他们用相机作武器,用显影液作弹药,为中华民族留存了珍贵的抗战记忆。”

80年代任翔开始学习照相,记得学习的第1天,老师指着那桶散发着酸味的显影液,用满是皱纹的手拍了拍我的肩膀:“翔子,你看这药水,现在它只是个配方。可在我学手艺那年月,我调这药水时,手从来都是稳的。为什么?因为那时候每张照片都可能是一个家庭的留念,可能是再也回不来的人留下的最后笑容。”

那时候没有数码技术,没有重来的机会。我们现在觉得普通的配比,在当年都是带着温度的。咱们手上过的不是药水,是别人的人生。

传统与创新的对话:在和平年代铭记历史

在数字化摄影普及的今天,任翔映梦摄影公司仍然保留着传统暗房工艺和抗战时期老照片修复技术。“这不是守旧,而是对历史的尊重。”任翔表示,“在珍爱和平的同时,我们更要让年轻人通过这些传统工艺,了解那段峥嵘岁月。”

《南京照相馆》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座连接历史与现在的桥梁。影片中,老照相师傅说:“照片会褪色,但历史不会。我们要把这些影像一代代传下去,让后人永远记得和平的珍贵。”

放映结束,灯光亮起,银幕上出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字样。任翔起身,与其他观众一起鼓掌,眼中含着泪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振兴中华,吾辈自强’的深刻含义。”

在这个和平年代,总需要有些人守护历史的记忆。任翔参观抗战纪念馆,用相机记录今天的和平生活,“因为只有铭记过去的苦难,才能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只有传承历史的精神,才能实现民族的振兴。”

光影之间,是历史的传承,是和平的珍贵,更是一个民族永不磨灭的精神印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牢记: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振兴中华,吾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