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两翼三关键”打造议政矩阵 以点带面激发履职活力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履职尽责的生命线和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是民主党派政治生命力、组织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源泉。民建秦皇岛市委高度重视参政议政工作,以开展“建言资政质量年”专项活动为契机,按照“17526”(1项参政议政工作、7个专委会、5个区域组织、26个基层支部)工作思路,以机关枢纽为“一体”,以议政沙龙和议政平台为“两翼”,紧抓骨干会员、专家会员、新会员及申请人“三个关键”,构建上下联动、协同共进的参政议政矩阵,充分发挥优秀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充分激发会员议政热情,议政氛围日益浓厚,参与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近5年来,共报送议政稿件1637篇。其中31篇被全国政协立案,2篇被选为全国政协重点督办提案;2篇被全国人大采用;1篇被国家级领导批示;5篇被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采用,5篇社情被全国政协采用;48篇被民建中央采用。34篇被省政协立案,其中1篇被选为省政协主席督办提案,2篇被选为省政协重点督办提案;8篇被选为年度好提案和优秀社情民意信息;11篇获得省级领导批示;47篇被选为省政协大会及常委会口头和书面发言;7篇被省委统战部采用;40篇社情被省政协采用。提交秦皇岛市政协集体提案119篇,其中7篇被选为市政协重点督办提案,16篇被评为年度优秀提案,29篇被市级领导批示。在民建河北省委年度考核评比中,民建秦皇岛市委参政议政和社情民意信息两项工作连年获得一等奖。

一、筑牢“一体”,提高辐射能力

民主党派机关是参政议政工作运行的核心枢纽,在组织协调、资源整合、人才管理、调查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机关工作效能与参政议政工作质效紧密相关。民建秦皇岛市委始终高度重视打造高质、高效、高能的机关枢纽,通过“三强化”创新组织架构,完善运行体系,不断提升机关的统筹引领能力。

一是强化机制建设。健全工作制度,持续对现有制度进行检视剖析,借鉴先进省市经验不断完善,逐步形成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运行体系。完善稿件反馈机制,及时反馈修改意见,及时通报优秀议政成果,及时反馈采用情况制发《建言通报》,提升稿件反馈的时效性,持续引导会员对标对表树立精品意识。完善培训机制,将民建市委“大培训”与各基层组织“小培训”相结合,邀请民建中央、民建省委参政议政部门专家进行新会员、骨干会员、代表委员等重点群体的授课指导,同时机关专职干部深入基层,开展专项培训会、经验交流会、专题学习会等,为基层支部开展针对性辅导,形成参政议政“上下结合”协同发力的新局面。

二是强化上下联动。参政议政工作的核心在于凝聚共识,从机关自上而下的引导和统筹的同时,基层支部自下而上的配合、反馈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和补充。只有上下联动,才能真正构建起同心同向、向优而行的“大格局”。为此,民建秦皇岛市委成立由主委、驻会副主委、主管参政议政副主委、机关专职干部组成的参政议政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大脑中枢”作用,做好管理谋划、组织协调、联络服务、编审筛选等工作。各基层支部成立由班子成员和参政议政骨干会员共同组成的参政议政小组,充分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做好支部会员管理、调研组织、协调服务等工作,并与市委机关进行常态化反馈、交流,同时“上下联手”,支部收集议政热点,市委遴选后统一发布并组织调研、研讨等活动,基层组织和专委会选派会员广泛参与。

三是强化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参政党的“必修课”和“基本功”。调查研究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凝聚群智群力才能真正将调查研究做深、做实、做细,真正实现议到“点子上”和“关键处”。民建秦皇岛市委坚持以“大调研”活动为主线,在凝聚共识中不断提升调研成果质量。一方面,精准确定重点课题方向,每年根据中央、省、市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结合全国政协、民建中央、省政协、民建省委、市委统战部、市政协等多层级、多部门、多角度的重点课题,遴选出重点方向,整合形成民建市委年度调研课题。另一方面,分类组建调研组,通过广泛发布与点对点征集相结合,引领会员广泛认领课题,年平均参与课题人数达60余人;同时根据会员履职能力和课题方向,遴选出重点调研课题,组建调研组,5年来累计形成128个调研组,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专家、企业专家、会内专家共同参与,累计开展40余次调研活动,提交500余篇高质量调研成果。

二、强化“两翼”,打造议政阵地

民建以经济界为主界别,会员既有企业家也有来自政府职能部门和高校科研机构,既有私营企业也有国企、央企等,专业背景和关注焦点各异,要凝聚共识,必须依托多维平台建设才能充分整合分散的智慧资源,促进深度交流。因此,建设议政平台,打造集合众智的议政阵地,对于切实提升参政议政的深度和广度至关重要。民建秦皇岛市委始终将平台建设作为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两个始终”,在会员深度研讨交流中形成新思路、新角度。

一是始终坚持打造“议政沙龙”工作品牌。民建秦皇岛市委统筹基层组织和专委会,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养老体系建设、服务京津冀消费大市场等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每季度邀请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多领域专家共同研讨,并将讨论成果转化成高质量调研报告。5年来累计开展15次专题议政活动,共有近百余名会内专家,以及来自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等不同领域的20余名会外专家共同参与,议政深度持续提升。

二是始终坚持建强资政平台。会员参政议政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功在平时、胜在平常、行在日常,通过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的思想交流,提升会员的议政视野和履职意识,建立完善资政交流平台至关重要。为此,民建秦皇岛市委一方面组建“建言资政工作群”,将会内骨干力量整合起来,将调研课题、约稿信息、政策文件、各级要求直接传达,提高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建立健全议政资料库,群内定期发布资政热点和政策文件,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议政氛围日益浓厚。另一方面,组建专题组,结合“协同推进‘以旧换新’‘四链’融合举措,抓好房屋和消费品‘两新’”等重点紧急调研课题,及时整合各方面专家力量开展深入、透彻的研究讨论,集聚专家日常调研积累和参政议政小组智慧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议政的深度、广度和时效性得到不断提高。

三、抓牢“三个关键”,激发履职活力

人才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最重要的资源和要素,重中之重是人才的挖掘、培养和使用。民主党派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各有优势与不足,比如企业家、私营业主等基于实战经验,强于洞察与感知;具有较强理论功底的人才立足专业学养,善于研究与表达。参政议政工作需要将企业家的“所思”与理论高手“所写”相结合,融合多元化优势与智慧,推动调查研究向深走、向实走。民建秦皇岛市委始终坚持抓牢骨干会员、专家会员、新会员及入会申请人“三个关键”,坚持“全周期”人才培养,持续打造素质过硬、能力过硬、意识过硬的参政议政精英队伍。

一是抓智库建设。全面梳理会员履职实绩,将有能力、有热情、有专长的骨干会员整合组建160余名智库专家团队,依据会员专长和优势分设经济建设、生态环境等6个研究组,根据组别特色选配对应调研课题,依据专长进行点对点征稿,最大化发挥会员的专业优势。

二是抓社情民意专家团。社情民意信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精确性,需要更多的数据和案例为支撑,因此需要一支具有更强的信息发现能力、数据案例调查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快速写作能力的人才队伍。为进一步提升社情民意工作质量,民建秦皇岛市委从智库专家中进一步遴选出具有较强社情民意信息能力的会员,组建了由63名会员组成的社情民意信息专家团,高效、高质开展紧急征稿和信息撰写,社情民意稿件采用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抓新会员和入会申请人。入会申请人及新会员的履职素养是决定其入会后参政议政成效的基础。民建秦皇岛市委始终将组织发展和参政议政“双结合”,坚持要求申请人培养期内“带着成果入会”,机关参政议政干部参与申请人考察和谈话,及时进行稿件的指导、修改、反馈、报送,增强申请人的履职意识和动力。同时,紧抓新会员调度和培养,对于履职成绩较好的优秀会员及时推荐进入智库、专委会等队伍,推荐其参加各级培训,促其快速提升能力。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兄弟市相比,民建秦皇岛市委在参政议政工作中仍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参政议政的参与率还不够高、调研过程不够扎实、现有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民建中央、民建省委的工作部署,围绕经济社会的热点难点集中发力,进一步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学习兄弟地市的成功经验,着力优化会员激励评价、深度调查研究、信息共享协作等机制,全面提升议政建言能力水平,为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精准建言、贡献智慧,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8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