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民建保定市委会同保定市农业农村局在民主党派会议室召开提案答复会,保定市农业农村局就民建保定市委集体提案《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答复。民建保定市委专职副主委王文志、秘书长费玉川、四级主任科员孙伯垚,保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提案负责人参会。
民建保定市委在提案中表示,积极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农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科技创新应用能力不足、农业产业链整合度不够、农业专业人才短缺、资源环境压力加剧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研发与推广力度;整合产业链,构建全链条发展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专业化农业队伍和推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四方面的建议。
保定市农业农村局对提案高度重视并在提案答复中表示,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一是聚焦农高区创建,助推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着眼京津冀区域性农业发展难题和现代生物农业大方向,持续注重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促进生物育种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二是大力实施博士农场建设。以博士或博士团队为依托,借助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打造农业科技创新要素聚集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特色产业发展引领区,打造保定市农业科研成果孵化地、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地和农业科技展示承接地。三是培育高素质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强化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及时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聘请专家对技术人员、科技示范主体的本地指导培训。四是提高个人技能,带动产业发展。联系农业专家教授利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农业推广项目资源,长期为村民免费提供科学技术知识,鼓励群众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实现高校、科研院所和基层的对接。五是引进推广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整合农业产业基础、高等院校专家团队人才、科技优势,促进成果率先在保定转化落地和推广使用,带动博士农场品牌建设、链条延伸、功能拓展,形成现代农业发展高地、一二三产融合典范。六是不断以科技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持续革新种养植模式,探索农业新消费模式,推动农业与经济、科技、教育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与科技成果紧密结合,多方合作,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