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dcaheb.org.cn/infodetail.aspx?newsid=5878
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13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全体国民的一个重要任务,这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但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很多民众甚至党员干部对价值、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并不清楚,对为什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没有清醒的自觉和坚定的信念,缺乏理性的认知和操作的具体方法。本文试着梳理一下基本脉络,以图给存在的问题一个粗浅的回答。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处理好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即认知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渗透着的价值关系;审美关系。其中为什么要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的先后顺序以及为什么要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先后顺序必然存在着利弊得失的价值判断。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即积极意义。一个事物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两个条件: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当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同时主体也有需要时,该事物就具有了对于主体的价值,属性越能满足,人的需要越大,该事物的价值就越大,反之就越小。价值会随着主体需要的变化和客体属性的变化而呈现多样性的变化。通俗地来讲,第一个烧饼到第七个烧饼对人的价值是呈递减趋势的,因为人的需要在满足中不断发生着递减。
价值的客体是事物,我们可以根据客体的不同把价值分为三种类型:自然价值(生态价值);社会历史价值;人生价值。
价值的主体是人,我们可以根据人的需要的层次把价值分为四种类型:以人的精神需要为追求的精神本位价值;以物的占有、消费、享受为追求的物质本位价值;以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和精神需要)为追求的人本价值;以合乎宇宙发展(包括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在内)为追求的道本价值。
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人的主观判断却是主观的。价值没有对错,价值观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人们平常谈论的是非对错问题属于真理观,利弊得失问题就属于价值观。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就是一个价值判断。
价值观人人都有,但并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两点: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建设美丽中国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的正确的自然生态价值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全体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的社会历史价值观。
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对任何事物只有把其放入历史的长河中分析它的产生发展的因果联系、演变递进过程才能清醒地把握该事物的历史必然性,才能坚定对该事物的现实支持态度,才能全力推进该事物的发展壮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由来,我们也有必要进行梳理分析。
最早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类以精神作为核心价值。中国的古代社会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人的爱即“仁”作为价值追求。中世纪的欧洲在宗教统治下,以信仰作为价值追求。
近现代的西方工业文明开启了将物的占有、消费、享受作为价值追求的时代。物本价值观表现为经济主义的发展观,即经济增长成为至高无上的原则,国民生产总值成为衡量经济福利的核心指标。当今世界都在追求的现代化,无不以物为本位的西方文明为蓝本。中国在二十世纪后二十年,向西方学习,也走上了物本价值的发展道路。
物本价值取向在指导人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把人异化为“经济人”和“单向度的人”。人失去了精神、灵魂、情感、友爱、道德、真诚、信任。人最终在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中仍在不幸的咒语中苦苦挣扎。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00万人自杀,4.5亿人有精神障碍。欧洲自杀人数比车祸还多。人类进入精神疾病时代。抑郁症成为世界第4大疾病,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2大疾病。中国取得了现代化的初步成功,中国人的精神状况却趋于恶化。有严重精神病患者1600万,在疾病排名中已超过脑心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而跃居首位。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即每2分钟自杀9人,其中8人未遂。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3倍,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以物为本”的价值观带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不和谐,不快乐、不愉悦、不幸福导致人们重新审视、思考和矫正人的需求,人本主义价值观成为历史正反合的必然。,人本价值观即以人的权利为核心,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发展权;以人的需要为宗旨,人需要物质,还需要精神,要关注人的物质利益,还应关怀人的精神健康;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人应该拥有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社会应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以人的持续为原则,即人的持续、生命的持续、人类社会的持续成为最高原则,不允许以任何理由破坏生态、破坏环境。中国共产党人在修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过程中摒弃唯经济至上的思维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全新的人本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让中国在短时间内越过了拉美陷阱,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当现在的中国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更高的历史使命对当代中国提出更高的价值要求。只有更高的价值理念才能指导我们实现几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这一历史的关键节点应运而生。
人本主义价值观关注人的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虽然这一需要包括了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但仍局限在人的视界范围。道本主义价值观仍然关注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但这一价值观把人的需要放置在更广阔的宇宙自然的范围内加以审视考察,从而让人的需要更符合天道宇宙自然的发展规律,因而更具有宏观和深层次的对人自我需求的把握的深刻性和准确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样的道本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道为本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符合了宇宙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人自身发展的规律。融合了物质和精神追求,涵盖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其实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价值梦想。这一价值追求是百年中国走过的曲折发展道路的历史概括,是我们在国家建设过程中经历正反经验教训后的历史总结。这一历史价值理念符合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规律,也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比如我们所走的富强之路不是片面追求物质富裕,以环境损害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老路,而是符合天人合一的新的科学发展之路。我们走的民主之路不是以牺牲少数人为代价,构成对其他国家威胁的政治强权之路,而是符合国家和国际民众最大公约数利益的公民政治道路、和平崛起道路。我们追求的文明之路不是文化趋同,文化独霸,文化冲突的文化丛林法则之路,而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共生融合之路。我们追求的社会之路不是凝固不动、没有活力的板结分化之路,而是充满生机、富于变化、活力四射的和谐发展之路。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人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知和把握基础上的相对的自由;人的平等也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是有差别的相对的平等;人的公正不是终极的绝对的平衡,而是动态的不断调整的公正;法治也绝对不是对人治的排斥,而是道法自然的符合天道的社会治理。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同样暗含着对人自身的发展规律状况的正确反映。人对国家的责任、对职业的认同、对人与人关系的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对“人,从现实性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对人的本质性规定的具体外化要求。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道为本的价值观,是迄今为止人类最进步最科学的价值观。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现在正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和实践活动,而这一学习和实践必然包括对中国特色的全面和深刻的认知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能脱离国情去认识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体现着中华传统美德和人类的美好追求,展示出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和谐的价值追求包涵着儒家文化关于中和的核心理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允执厥中”“执两用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基本价值理念,表现在对国家的追求上就是仁爱和平,世界大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法治的价值追求包涵着道家文化关于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中华民族崇尚天人合一,取法自然的基本价值模式,表现在对社会的追求上就是注重规则、秩序、为无为,则无不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包涵着儒家关于孝道伦理的基本价值要求。爱国即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要做到忠;敬业即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要做到恭;诚信即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要做到信;友善即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要做到宽。
没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积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失去了活水源头,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我们应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本土化解释,这样才能够被广大百姓理解和接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长修善德、常怀善念、长做善举”等传统文化话语出现在中宣部的用语中就是我们注重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做出的合理尝试。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加以贯彻实现。
我们要把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落实到大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教育之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占据基础性的地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
我们需要广大舆论工作者、广大艺术工作者用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报道、影视作品占领主阵地、弘扬主旋律。
我们需要在社区、农村开展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广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系列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街头巷角扎根民众生活。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成就,我们要在多元价值取向的洪流中做好充分的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做足艰辛细致的扎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