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力度的建议

http://www.cndcaheb.org.cn/infodetail.aspx?newsid=7058

    “扶贫先扶智”是教育扶贫的基础,“治贫先治愚”是教育扶贫的先导,“脱贫防返贫”是教育扶贫的根本。教育扶贫要以提升教育水平、减轻教育负担、培养就业能力为工作任务。建立上下联动、多部门合力推进的教育扶贫长效机制,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目前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工作现状及问题:

    一、县域农村幼儿园建设不够普及,幼儿教育水平落后,幼儿园收费偏高

    1、农村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办园条件差。很多幼儿园还没有独立园区,校中园、附属园现象普遍;有的租用民房或者简易房。以邢台市邢台县为例,全县有520个行政村,现有公立幼儿园97所,民办幼儿园52所,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2、民办幼儿园办园门槛较低,师资水平低,条件差,保证不了幼儿保教质量。对民办幼儿园的注册把关不够严格,非注册园也大量存在。租一座民房就能办一所幼儿园,找几个农村妇女就能教孩子。

    3、农村大部分公立幼儿园没有教师编制,师资缺乏。

    4、民办幼儿园收费高,增加家庭教育负担。农村公立幼儿园保育费每月50元至70元,生活费每月120元至160元。而农村民办幼儿园保育费每月120元至360元,生活费每月240元至360元。虽然公立幼儿园收费低,但是,因为园舍不足,大量幼儿只能选择收费高的民办幼儿园。 

    5、学前教育资助每生500元至800元,且只针对公立园,资助率8.5%,资助金和资助率不高。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1、仍以邢台市邢台县为例,全县520个行政村,义务教育学校200余所,有50%左右的行政村没有学校;200多所学校,今年为止15所学校通过了市里标准化学校的验收,标准化学校达标率低,发展不均衡;全县的教职工还缺编256名。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老化比较严重,出现断层,50岁以上的老师占的比例高,30岁以下的老师占的比例比较低,整个教师队伍没有形成一个很完善和合理的梯次。

    2、贫困地区条件差留不住好的教师,对新聘教师没有吸引力,老龄化、师资差造成教育质量差。

    3、教育资助不够精准,不能根据贫困实际按需资助。县域内贫困学生资助是通过学校指标分配的形式实施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和贫困实际,贫困标准没有科学的统计方法。造成贫困地区贫困资助覆盖不全,非贫困地区资金浪费。

    三、贫困地区成人教育落后,不规范

    1、贫困地区劳动力学历低、没有文化、没技术,就业难。劳动者普遍存在着“应聘没学历、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缺少了学历教育和就业培训。

    2、成人学校建设不科学、不规范。我省各乡镇都设有成人学校,承担着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就业培训的任务。但是,这些成人学校是乡镇政府主管,义务教育学校承办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造成管理流于形式,学校名存实亡。这些成人学校也缺少专业、专职培训教师,即使开展培训也是低层次的,离新形势、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相差甚远。

    教育扶贫重在精准,贵在力度。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一、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水平

    1、优化调整贫困地区学校布局,加大教育投入,补充、扩充教育资源,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制定幼儿园办园条件改善规划,优先支持贫困村新建、改建幼儿园,设置公立幼儿园教师编制,大面积增加公立幼儿园数量。村村建有公立幼儿园或者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提高幼儿园办园标准,严格办园审批制度,提高办园水平。

    按照保障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加强贫困村学校布局调整,合理规划设置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保留或设置必要的农村教学点,优先支持贫困村新建学校,逐步达到一村一校。在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实施中,要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标准,最大限度的缩小地区差异。

    2、提高贫困地区办学水平,加强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学校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可以通过设立名校分校、校际交流、校长教师提高培训等方式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二是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把缺编老师补上。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支持鼓励教师到贫困地区从教。三是加大教师定向招聘力度,解决贫困村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四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对贫困地区教师的培训,通过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特岗教师计划、国培计划、“支教”、“走教”等形式进行培训或交流,提高贫困地区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

    二、落实扶贫政策,减轻教育负担

    1、学前教育阶段。加强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建设,通过降低收费标准和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并且逐年提高学前教育资助标准和资助率。

    2、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生活补助。要制定贫困家庭标准,通过调查了解摸清底数,根据贫困实际,建立贫困家庭台账,确保不漏户,保证资金投放精准性。

    三、加强技能培训,培养就业能力

    1、开展职业学历教育。要通过定向委培、学历进修补贴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员完成中专以上职业学历教育,实现就业脱贫。

    2、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改革乡镇成人学校办学模式,成人学校由乡镇政府主管并主办,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学人员。成人学校不再由义务教育学校承办和培训。成人学校对本乡镇成人教育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并依托职业院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实用技术和就业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教育精准扶贫,要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缺口台账、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全市范围内的每一个贫困村、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最大力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