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先辈之路 寻信念之源

http://www.cndcaheb.org.cn/infodetail.aspx?newsid=7702

    4月17日至21日,民建唐山市路南区工委组织企业家工作委员会一行9人,以“走先辈之路、寻信念之源”为主题,赴重庆市学习调研。

    此次调研活动,是路南区工委按照市委统战部和民建唐山市委的总体部署,深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也是深入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专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重庆,是祖国西南的经济、金融、文化中心,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时首都,更是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阵地。我国现有的8个民主党派中,有4个在重庆诞生,其中就包括中国民主建国会。能到党派发源地身临其境地学习体会民建的历史背景、宗旨信念、光辉历程与重要作用,重走志士先贤的革命之路,是每一位民建会员的梦想与夙愿。

    调研组先后来到歌乐山下的渣滓洞、白公馆,参观了这个多年前的“人间炼狱”。一间间阴暗的牢房、一道道恐怖的刑具、一张张珍贵的图片……无不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永不磨灭的铮铮铁骨红岩魂。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惨绝人寰的"11·27"大屠杀,300多位革命志士在这里壮烈牺牲,其中包括多名民主党派人士。他们的牺牲,谱写了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与中共党员为新中国诞生而并肩血沃中华的英勇史篇。置身先辈捐躯的歌乐山下,渣滓洞的酷刑、白公馆的地牢历历在目,广大革命志士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用生命诠释了“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红岩精神,每位参观者的灵魂,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洗礼。

    在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调研组重温了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光辉历史,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展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和发展历史的陈列馆,它的前身“特园”,是抗战时期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共南方局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见证,被誉为新中国的“民主之家”。作为民主党派成员,亲临党派之源——“民主之家”,进一步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坚定了做好本职工作,为多党合作事业奋斗终身的无悔信念。

    位于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的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旧址,是广大民建会员无比向往的地方。这里,是七十多年前民建先贤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始之地。全馆以文字讲述、图片佐证、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绎等方式,通过“救亡图存”、“民建诞生”、“志同道合”等版块,再现了民建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为建立新中国,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相关史实。现场参观中,调研组成员们用心回顾了1945年民建成立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重温了民建爱国奋斗的光荣历史,感受民建先辈发展民建事业和民族经济的艰辛历程,领悟民建先贤为国为民不屈不挠作斗争的历史担当和为国奉献的无私情怀。民建心、民建情,在这里得到了最真实与深刻的升华。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作为民建会员,一定要铭记这些珍贵的历史,继承和发扬民建的优良传统,沿着先辈的足迹,坚定奋斗的信念,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在渝期间,调研组一行还参观考察了重庆曙光都市工业园区,并与园区管理部门进行了交流座谈。曙光都市工业园,以土地利用集约化、中小企业聚集化、后勤保障专业化,成功打造了现代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在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探索走出了一条新路。调研组成员一致表示,要将这些宝贵做法和经验带回去,结合我市实际,充分发挥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积极建言献策,为唐山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