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创新打造企业孵化平台 推动我省民营中小微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速地方经济、解决城镇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有效推动民营中小微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是助力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新引擎。

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以集成创新之理念,打造中小微企业集群孵化平台的作法,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推广。我省也十分重视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将中小企业“双创”作为促进城市转型和振兴实体经济的突破口,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中小企业集成创新和产业集群化建设。特别是2016年,唐山市成功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的两个创业中心,也先后入选“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民营中小微企业已逐渐成为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然而,就现状来看,中小微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不同程度面临着经营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弱、管理模式不规范、配套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尤其是在产业集群和企业集成上,虽然相继设立了一批科技中心、创业基地、创业园等产业孵化平台,但这些平台,有的是由政府引导开发经营的“园中园”,有的是引进民营产业建园,多为起步建设不久,基础较薄弱,规模档次较低,囿于提供场地,淡化产业集群,偏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服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中小微企业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借鉴先进地市关于中小微企业集成创新的相关经验,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例如,重庆市曙光都市工业园,是由民营企业重庆曙光都市工业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市级都市工业园。目前已开发7个园区,建设规模200万平方米,吸纳中小微企业近1000家,年税收15亿元,解决就业6万余人,在重庆乃至全国都市工业园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该园区在建设现代企业产业园的同时,全面改善提升了入园企业生产运营环境,以创新的管理模式、全程完善的优质服务,成功打造了现代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其先进经验,可为我省培育壮大民营企业“双创”、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十分有益的借鉴:

(一)思想理念超前

“建设”与“服务”同步发展。坚持“建设”与“服务”并重,在为中小微企业建园、做好前期规划设计、建设招商的同时,着重突出为入园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让众多中小微企业进园后即能得以发展壮大;“三化”思想与“三手”作用。土地利用集约化、中小企业产业聚集化、后勤保障服务专业化”。合理配置产业布局,实施园区整合,通过产业聚集和集群化发展,降低入园企业经营成本,发挥“政府的助手、市场的推手、企业的帮手”作用,以政府的产业导向、产业规划指导园区项目开发,着力建设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生态功能相融合的“产城一体化”园区。

(二)模式体制创新

以“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市场运作”为模式,企业开发为主体,政府大力引导支持。重庆市政府、江北区政府、重庆市中小企业局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和意见,特别是将政府部分权限下放,与企业联合组成管理机构——曙光都市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对工业园进行统一管理的同时,代行政府部分职能,最大限度地为入园企业提供了便利,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导下,积极主动做好政府的助手,园区管理、服务与企业市场竞争力得以不断提升,形成“政府——企业——市场”的良性循环。 

(三)经营管理先进

高效利用土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坚持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通过园区产业聚集,实现“节约、循环、复合、紧凑”;推行产业集群。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相互关联企业及支撑体系,促进企业聚集,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培育壮大了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注重后续服务。以“物业管理、金融财务、综合政务”等十大服务体系,全方位服务入驻企业。入园企业有任何需求,在曙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都能进行“一站式”办理,真正实现“拎包入住”。

参考重庆曙光都市工业园的先进经验,建议:

(一)政府积极引导扶持,保障中小微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重庆市政府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是曙光工业园成功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建议我省在原有政策支持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集成创新及企业孵化平台的引导扶持力度。在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定位、招商融资等方面,及时跟进,提供必要的扶持引导;在加快平台建设、增强产业集群、优化要素配置、推进技术创新等方面,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同时,适时出台新的鼓励支持政策,从土地利用、财税、资金等多角度给予政策倾斜,适当减免相关费用,最大限度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进一步创新理念,打破固有思维,改变过去一直以来多数由政府主导、国企开发园区产业的传统模式思想,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中小微企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创新中小微企业孵化平台体制改革。

(二)提升现有平台软硬件水平,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提档提速

建议现有园区和平台,突破目前多数只局限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经营场地的现状,全面提档升级,提质提速。硬件上,除做好常规的路、水、电、暖、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提升外,大力提高安全治安管理及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建设高品质园区,真正为入驻企业打造一个安心、舒心、放心的投资经营环境,最大限度提高项目吸纳和承载能力;软件上,将“服务”作为园区和平台发展的核心,有效聚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和第三方社会服务资源,重点推动服务体系建设,从政务审批、创业辅导、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法律维权等多方面,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以优质高效的服务,确保中小微企业“能入园、能留住、能发展、能壮大”。

(三)推广中小微企业集成创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长远来看,中小微企业的集成创新,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互为借鉴、互为发展、互为依托。建议我省在推进创业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快速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化的中小微企业孵化平台,积极探索推行中小微企业集成创新模式,变“大、散、粗放型”为“小、精、集约化”,即园区与中小微企业、园区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集成互构,共同发展。开发建设初期,首先明确产业定位,重点开发集群化、专业化园区和平台,通过不断整合、聚集和扩大发展,逐步提升园区开发主导性,并随着开发进程的不断深入,及时将开发转向服务,形成企业与市场的良性循环,从而释放最大的经济、规模、区位效应,实现以创新模式置换老旧模式,以创新渠道提升企业活力,助力产业结构调整,撬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