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共发表“五一劳动口号”七十周年,七十年来中国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通力合作,一起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作为民建的一名年轻会员,深处这个伟大的时代,更感应该深入学习会章、会史和统战知识,在组织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为什么会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民建会员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存在?
最早了解中国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党派的情况,是在中学的历史课本和政治课本中。大学毕业后开始自己创业,就想加入一个政治组织。当时的想法就是想获得一个平台和一些资源。我的一个舅舅在人大系统工作,就给他说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舅舅对我说:“你对一个组织不了解,对它的发展没有情怀,就不可能获得自己的价值存在。”随后我上网查阅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的基本情况。因自己是在创业,所以对中国民主建国会更有兴趣,也找来了一些学习资料,如《中国民主建国会章程》、《中国民主建国会简史》、《民建史话》、《河北省统一战线系列丛书》等。
2016年我正式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两年以来在民建省委、市委和统战部的一些领导的关心下,学习了很多党派理论和知识,参加了不少民建组织的活动。对于为什么加入民建组织?如何在组织中获得价值存在?我有三点感悟:
第一,一个政党要有自己的党魂,党员要在党魂的指引下获得价值存在。民建是密切联系经济界,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抉择。“世界需要和平,国家需要统一,人民需要自由”,为了这样的理想,一群民族工商业者、金融界代表和其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走到一起,在重庆市西南实业大厦公开宣告成立民主建国会,以国家民族为前提,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以团结各界思想进步行动踏实之分子,合力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各种有利建国之事业。
第二,作为民建会员,只有了解自己的会章和会史,才能在组织中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只有熟读会章,了解在现阶段我们的政治纲领和任务是什么,才能找到自己在会内的参与方向和重心。只有熟读会史,才能激发自己的爱会情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饮水思源,礼不忘本。
第三,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频共振,才能实现人生华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这么一段话:“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个人都应该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找到自己的“人生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时代,作为民建会员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有所作为。我认为应该在三个点上着力突破,一要打通会史,二要学会深化交接,三要明白履职要求。
一、打通会史
学习会史是爱会的源泉。会史让我们明白从哪来;会章告诉我们要到哪去。从会史中,我们看到一代代民建人是如何为着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的,更可以看到面对困难、抉择时,一个政党是如何把握好航向,由爱国主义驶向新民主主义,又由新民主主义驶入社会主义的航程。在会史的学习中,我想分享三点:
第一,救亡图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而不断探索。民建创始人黄炎培选择的是教育救国的道路,他认为中国教育的弊端在于教育与职业的分离,为此他主张实行职业教育,以此解决社会最困难的生计问题。1917年5月6日,黄炎培在上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教育与实业的结合,使得一批文教界和工商界人士团结在黄炎培周围。
民建另一位创始人胡厥文,他在26岁时创办上海新民机械厂,开始实业救国的探索。抗战爆发后,他蓄须以记国难,并组织沿海民营工业内迁到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后成立了迁川工厂联合会,在组织军需民用产品的生产、支援抗战中做出重大贡献。
第二,民建诞生。抗战胜利后,民族工商业界人士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感到单靠实业救国不能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需要建立一个能在民主团结、和平建国中发挥作用,又能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治组织。1945年12月16日,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孙起孟、施复亮、李烛尘、胡西园等93人在重庆市西南实业大厦召开民主建国会成立大会。
在成立大会上,胡厥文指出抗战结束后,造成工业萎靡的原因是不民主。要保持民主精神,民建并非少数人垄断的团体,应以国家民族为前提,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成立大会人数不多,是由于民建建会重质不重量。黄炎培提出建会要站在民众立场,独立办会,入会人员均应有正当社会岗位,不为一党一派所操控。因此,民主精神和民众立场是民建组织的建会初心。
第三,志同道合。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表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迅速召开新政协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5月23日,民建在国民政府白色恐怖下秘密召开常务理监事联席会议,经表决通过,一致赞成中共“五一”号召的决议。该决议是民建发展历史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民建政治立场和纲领的转折。放弃原有的“不右倾,不左袒”的中间路线,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共团结合作的立场。
如何治理新中国?毛泽东与黄炎培有一段著名的“窑洞对”。1945年7月黄炎培与国民政府五位参政员一起访问延安。在毛泽东的窑洞里,与黄炎培有这样一段对话。黄炎培说:“我生60多年,所见所闻,肯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家,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律支配的创业时聚精会神,继而好转,精神也渐渐放下。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希望中共能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听后,高兴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这条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二、深化交接
民建十一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去重庆寻根,郝明金主席在座谈会上指出:“深化政治交接,重点是要继承和发扬民建老一代领导人长期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
第一,政治信念。新时代作为民建会员,最大的信念就是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巩固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中共十二大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确定了新时期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奋斗目标。随即在召开的民建五大上,孙起孟当选新一届民建中央主席,大会通过的确定“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的新党章,该决议对民建此后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上有重要指导意义。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对宪法部分内容进行修改,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的孙起孟抓住时机,先邀请一部分会内外法律工作者举行座谈会,随后开展相关调研。最终由民建中央委托李崇淮在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发言,建议“在宪法序言中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得到常委会批准,成为我国多党合作的一个里程碑。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荣毅仁当选国家副主席,孙起孟、王光英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八届政协一次会议上,刘靖基、董寅初、孙孚凌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二,优良传统。党派传承是魂的传承,后辈继承是精神的继承。一部《民建史话》读后,首先让我震撼的是民建先贤的爱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在恢复国民经济过程中,民建积极参加重大问题的协商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针对新政府面对的财政困难、物价上涨等重大问题,章乃器向周恩来建议发行公债。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发行公债的决定。在认购公债过程中,荣毅仁代表申新纺织厂认购60万份。在民建会员的带动下,上海市工商界掀起了认购热潮,共认购2678万份,占上海市公债总数89%。其中民建会员李国伟个人出资28亿元,并决定将这笔公债捐赠给政府,中央统战部根据当时政策没有同意。然而李国伟决心已定,专门请人刻了一枚图章“支援建设,永不兑现。”1978年,李国伟因病逝世,临终叮嘱夫人在定息存款发还时捐赠。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民建总会举行扩大会议,通过了《全国工商界团结起来,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奋斗》的政治报告。随即天津市工商界举行4万多人的示威游行。上海市民建会员捐献飞机179架。民建领导胡厥文、胡子昂、章乃器先后赴朝慰问志愿军战士。吴蕴初亲自送女儿上前线,他说:“我爱我的女儿,但更爱我的祖国”。
其次,是民建先贤关心家国命运的参政议政精神。有些会员认为自己不是人大代表,也非政协委员,没有必要去关心政治。民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每位会员都有参政议政的责任和义务。1946年1月10日,旧政协会议在重庆召开,民建因未被国民政府承认,黄炎培以民盟代表参加,李烛尘以无党派代表参加。政协召开前的1月8日,民建在西南实业大厦举行茶话会,招待政协会议代表和各界人士,报告民建成立经过,向政协提供初步意见。第一,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第二,健全政协会内会外组织。第三,政协会议完全公开,随即发表意见。第四,国民党必须开放政权。第五,军队国家化。第六,修改国民大会组织法,重选国民大会代表。第七,商定共同政治纲领。第八,检讨当前复员问题和一般经济政策。八项主张得到参会代表和中共代表董必武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随即民建分别邀请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陪都青年联谊会等23个单位,组成政协会议各界促进会,民建捐款5万作为活动经费。因此,历来民建人就有关心家国命运,投身民主政治建设的情怀和担当。
民建先贤还具有开拓前进的进取精神。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邀请民建会员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古耕虞到人民大会堂共同讨论改革开放的宏图伟业。随即民建中央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逐步恢复在文革中被破坏的党组织,胡厥文当选民建中央主委。在改革开放初期,民建充分发挥自身经济界的优势,支持国家四化建设。根据荣毅仁的建议,1979年6月27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荣毅仁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从此开辟了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新兴产业——国际信托投资事业。1981年,全国工商联应邀赴港澳考察参观。民建中央副主委王光英起草、提交了题为《港澳见闻和八点建议》的报告。报告递交后,国务院批示成立中国光大实业有限公司,总部设在香港,王光英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第三,高尚风范。在个人道德情操、修身克己上,更应以民建先贤为楷模。学习黄炎培先生“谋事,不谋官”的高尚品质。建国以后,中共中央邀请黄炎培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此前,黄炎培一向表示不愿意做官,毛泽东问其原因,他说:“我的信念是:看不清真理所在,绝不盲目服从。”后经周恩来劝说:“现在是人民的政府,不同于旧社会的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共同纲领是我们一起协商制定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自己编的剧本,自己怎么能不上台唱呢?”经过反复思考,黄炎培决定接受任命。
学习南汉宸先生“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南汉宸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早在1941年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封锁,边区政府财政困难。南汉宸临危受命出任边区政府财政厅厅长,他一干五年,不仅让边区财政经济发生了根本转变,也为后来的解放战争积蓄了充足的物资。后与董必武一同筹建全国统一的国家银行,定法定货币为“人民币”,他也成为中国人民金融事业的创建人之一。
学习章乃器先生“变家传之宝为国传之宝”的爱国情怀。2017年12月28日,国家博物馆举办“章乃器捐献文物展”。章乃器一生热爱祖国文物的保护事业,曾斥巨资购藏大量中国历史文物,其中包括青铜器、陶瓷、玉器等几大门类。新中国成立后,他将珍藏多年的文物献给国家,其中有较高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有110件之多。
三、履职要求
第一,政治过硬。关键是要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思考问题、看待问题上,要有政治观、大局观、核心观、看齐观。一个人在家国观上的自信,也是在自活中处事的自信。自信者,人恒信之。
第二,加强学习。郝明金主席说:“民建会员要熟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增强在经济领域参政议政的话语权。”在我国经济改革深入开展的新时期,民建作为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发挥参政议政职责。1996年在民建七届一中全会上,成思危当选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主席经过多年研究得出全球性企业的成长源自风险投资,并成为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倡导者。1999年民建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当前发展风险投资事业的几点建议》,随即将由民建发起成立的中国工商经济咨询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并连续举办中国风险投资研讨会。2015年7月,由民建中央、国家科技部、广东省政府联合主办第十七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论坛以“新常态下风险投资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共同研究新时期风险投资事业发展之道。以民建中央的一号提案为契机,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很快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仅用了10年,中国取代英国成为全球风险投资第二大目标国。由于成思危主席对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热心推动和努力,被中国科技产业界尊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斯人已逝,尤当缅怀!
第三,有所作为。毛泽东主席曾对爱国民主人士程思远说:“调查不够不决策,条件不备不发言。”新时代的参政议政,要求我们把事情做到实处,即把调研做实、把提案做实、把协商做实。关注经济社会热点问题是民建参政议政的一大特点。2007年12月,民建在北京召开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陈昌智当选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主席自任职起一直围绕国家关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每年牵头调研一个重点专题。2008年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2009年是“加快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2010年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2012年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2013年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是“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解决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在参政议政取得丰硕成果的背后,是民建各主要职能部门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截止到今天民建中央共成立了经济、财政金融、法制、企业、科教、妇女、理论研究、文化、对外联络、人口资源环境、人口医药卫生、农业与农村12个专业委员会。
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中国民主建国会自成立之日起,即以团结各界思想进步行动踏实之分子,合力推进民主政治,并以互助方式发展各种有利建国之事业为宗旨。愿以民建会员共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