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民建唐山市路南区工委二支部、六支部会员在支部主委贾元明、张君带领下赴潘家峪惨案遗址进行“警钟长鸣,勿忘国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并对潘家峪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区工委主委郭代红,市委会秘书长高小亮、办公室主任张庭方、组宣处处长翟洪波应邀参加此次活动。
潘家峪惨案纪念馆馆长周学军讲解了潘家峪惨案文史资料收集和保存经过,并带领大家参观了潘家峪惨案遇难者陵园、纪念馆和惨案遗址。
通过办公室主任宋爱武为大家讲述当时的场景,一幅幅图片,一道道弹痕,让所有会员受到了心灵上的洗礼和灵魂上的震撼。潘家峪村是唐山市丰润区腰带山中的一个山村,1941年1月25日,日本侵略者集中了3000多日军和2000多伪军,把潘家峪村紧紧包围起来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屠杀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傍晚,全村1700口人被杀掉1230人,23户被杀绝,96人受伤,全部财物被抢劫一空,1235间房屋全被烧毁。1995年,潘家峪惨案遗址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国家命名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调研中,村干部介绍,潘家峪曾经是日军实施“三光政策”、制造千里长城无人区的第一个地方。该村把潘家峪纪念馆和战争年代留下的遗址与村内遮天蔽日的葡萄架有机结合,已全面转型蔬菜种植、葡萄种植,成为果蔬村支柱产业,使村民过上了和谐幸福的生活。目前,潘家峪旅游景观已成为我市旅游经典景点,漂流、自行采摘、农家饭等一系列旅游项目,每年吸引游客达2万多人次,这不仅为革命老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推动了革命老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大家深刻体会了蕴藏在中华儿女心灵深处的伟大爱国情怀,领悟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起会员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在工作实践中,努力完善自我,以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为唐山加快建设开放创新、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海滨城市、为全面开创新城市三个努力建设开创新局面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