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发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40年来,人们享受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和便利,衣食住行和社交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变化之快之大,远超过去几千年。
80年代初,人们的衣着非常单调。夏天清一色的是白汗衫蓝裤子,冬天是一身灰或藏蓝,毫无个性。那时候,几乎家家都有缝纫机,很多衣服都是扯几尺布自己做的。慢慢地,服装店多了起来,样式和花色各种各样,人们从做衣服中解脱出来。随着大型商场不断出现,人们穿衣越来越注重品牌和个性,闲暇时拥向商场买衣服,不但要穿好,还要张扬个性。那时的商场人潮汹涌,一片繁荣景象。可是,好景不长,网购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网上的服装应有尽有,中间商少,竞争激烈,价格便宜,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网上下单,省去了逛商场的时间,大大方便了购买者。
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刚刚解决温饱问题,饮食非常单调。在北方,夏天吃菜头、黄瓜、西红柿,到了冬天就只有白菜、土豆、萝卜了。每到入冬之际,家家户户忙着储备大白菜、土豆,几百斤几百斤地买,那是一冬天的蔬菜。有的家还成筐地储备苹果、梨。因为那时交通不发达,商业刚刚开始,商贩很少,到了冬天,菜不好买而且贵。南方的蔬菜北方几乎见不到。另外,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水果、肉食还不能管够吃。到了90年代末,塑料大棚技术的推广使人们在冬天也能吃到夏天的黄瓜、西红柿,菜市场到处都有,卖菜的人也多了,一年四季都能买到新鲜的蔬菜,买菜方便了,人们的收入提高了,吃喝不再顾忌,冬储的习惯逐渐消失了。近些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网购的兴起,人们的吃喝不再局限在菜市场,各地的特产、美食,只要在网上看到或是能想到的,只需动动手指,几天就送到家了。
80年代初,人们大多住平房,面积很小,没有暖气、煤气、天燃气,也没有浴室、厕所。做饭取暖需要烧煤,家家户户都堆着煤或煤球,冬天还要烧炉子取暖,煤灰到处都是。以后,人们住进了楼房,实行集中供暖,煤气罐代替了燃煤,炉子就不用了。再往后,安装了煤气管道,人们不用再为换煤气罐发愁了。楼房有上下水和独立卫生间,洗澡上厕所都解决了。早期的楼房都是30-70平米的福利公房,非常窄小。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90年代末,出现了商品房,基本上都是100左右的大平米,适应了人们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随后,房子越盖越大,越盖越高,小区内还有花园,人们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
80年代初,国内没有几座民用机场,人们出行远了坐火车,近了骑自行车,没有一家有汽车。那时候,市区街道是自行车的海洋,汽车都是公车而且很少,骑自行车往返市区与县区也是常事。那时的火车很慢,从北京到广州最快也要30个小时。伴随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航机场,铁路的发展成为了国人的骄傲。铁路经过多次大提速后,迎来了动车时代,车速从160到200公里,再到350公里,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高铁时代。从北京到广州最快只要8个小时。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加快,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小汽车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汽车,市区街道的汽车远超过了自行车。交通的便捷再一次拉近了人与外界的距离。
80年代,大多数人互相交往获取信息的方式还限于口口相传。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的发展,电话电视普及开来,人们联系越来越紧密,打个电话就可以沟通,不再为了传递消息跑来跑去。电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国人开始足不出户睁眼看世界。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国人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大家纷纷上网冲浪,遨游在信息的海洋中。近几年,微信的出现再一次从时间和空间上极大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视频、音频、电话真正实现了人与人之间远程面对面地免费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