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上的读书人



 

当清晨随鱼贯而入的人群涌进地铁站时,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个有些引人注目的“特殊”群体——地铁上的读书人。

敲出“特殊”二字,有点哑然失笑。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人竟变成了“特殊”群体?

此处所说“读书人”,是指手捧“真”的书来读,绝不是浑然埋头手机却还在自诩“也在读书”的诸位大神。

所以,这里能见到的读书人,大致只有两类——

第一类,最常见的,是背负着硕大书包的莘莘学子。每天清晨,他们匆匆忙忙地奔进地铁站赶赴学校。有的,趁等待地铁间隙,抓紧翻出课本或教参,利用这宝贵的几分钟迅速浏览;或是,挤站在拥挤不堪的车厢一隅,伴随着轰轰隆隆的机器声,温习一下或将一会就开始的大考小考。

这时,我喜欢看他们身着的五颜六色的校服,和校服上醒目位置的“耀华”、“一中”等等名校的大字;还喜欢看他们脸上边读书边自然流露出的稚嫩而专注的神情。

有某个瞬间,我好似穿越回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段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的青葱岁月。但更多时候,想到的则是家中那一早挣扎着爬出被窝的懵懂少年。想到她每天背负的足有几十斤重的大书包,想到堆砌起来一定高出她许多的各类教参试卷,想到每天午夜时分,家里那盏一直亮到整个小区都已沉睡的灯光,想到每个清晨我咬着牙睁开睡眼的煎熬与无奈。

或许不远的将来,这个少年,也会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而我是多么希望,无论何时何地,他们读书时的表情,能多一些轻松,少一点疲惫啊。

另一类,能称其为“一类”却是十分的牵强。自从乘坐地铁,大抵近一年的时间,我只见过这样的一人——那是个年轻的小伙,三十左右的年纪,一坐到座位上,就从双肩包里掏出一本书,饶有兴致地捧读起来。这时他的脸上,那么安静、那么平和,仿佛周围乱嘈嘈的一切都与沉浸在书中世界的他没有任何干系。

我坐在他的对面,内心忽就溢满了荣幸与喜悦,本来有些烦躁的心也不由自主地沉静下来,细细地欣赏起这幅画面——是的,在这个嘈杂忙碌的世界里还能够幸存着,这样年轻朝气的面庞、如此专注宁静的神情和泛着油墨香的“真”的书,怎能不称之为一幅优美的图画呢。

而更多时候,绝大多时候,抬眼望向身边,几乎全是低着头摆弄手机的各色人等。每个人都面无表情,完全沉浸在眼下掌上的那一方天地。有的在投入的刷着朋友圈,有的在兴奋的看着热闹的视频,有的在自我陶醉的欣赏着音乐,还有的在漫无目的的打开、关闭网页中消磨着那一去不复返的时间。

收音机里正在广播,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还在公布,我国公民每人每年读书量的统计数字。大概是四点多,永远攀登不上“五”的台阶。听到这里,有些汗颜,想起年初新购入的几本书籍和当时的兴致勃勃与信誓旦旦;更想起,如今仍摆放在床头的尚未动过几次的崭新书页——自己为这四点多的数字,又究竟做出了多少贡献呢。

一列地铁,进站了。没来得及走下滚梯的人们,急得叽哩骨碌一溜小跑奔向站台;刚下地铁的人们,急急匆匆扒开人群,三步并作两步冲向出口。清晨地铁站里如同沙丁鱼罐头一般的人流,让人觉得这即将开始的一天都将是匆忙而让人窒息的。

其实人很奇怪。走得慢时总希望能够加快速度,而有朝一日速度快了却往往容易迷失了方向。大抵都是走着走着,就只顾得欣赏周遭花红柳绿的热闹繁华,却忘了来时经过的那条路,更忽略了曾经安宁澄澈的那颗小心灵。

手机也很奇怪。没有它时,从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而有了它,却再难与它的好与不好相脱离。没有什么是比丢了手机更让人失魂落魄、心神不宁的了吧。手机在给我们带来欢乐、便捷的同时,又让我们失去了什么呢。

想到这里,有点羞愧,有点不安。想立马奔向家中,拿出那几本被我忽略的新书,好好地、用心地、认真地读上一读。然而,抬眼望望身边,心中刚刚燃起的小火苗却逐渐地一点一点扑灭——终于,我还是默默掏出了包里的手机,加入了这个的“低头大众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