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民建会员郭文华参加首届“汉子春晚”


民建会员郭文华参加首届《汉字春晚》.jpg

 

辞旧迎新之际,民建会员、中国甲骨文世界传播大使郭文华老师在首都北京参加了由一代一路新闻社,中国网上电视台,一代一路亚太之声,香港华人台春晚组委会等举办的,由王苏芬教授指导,孙德军老师发起,高翔台长执导的首届“汉字春晚”。此场晚会旨在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来自于全国各地市的专家学者欢欣鼓舞,特别嘉宾其中邀请到的有汉字编入电脑发明专家王码集团王永民教授等多位文化专家学者,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长刘玉江老师带队为春晚助兴演唱。

郭文华老师是首席应邀嘉宾和晚会的高级顾问,第一个登上汉字春晚的舞台,他深情地问候在场的嘉宾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以及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所有爱好和平的朋友们。汉字春晚进行到最高潮时著名主持人李梨再次邀请郭文华老师登台,郭文华讲解了甲骨文30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他说:“在甲骨文之前是结绳记事,出现了甲骨文,是因为大的祭司需要与鬼神沟通,就产生了新的文字。聪明的中国先贤们造字之初,便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比如,山水田,耳鼻舌身都是字。甲骨文是延续至今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因为除了象形外,甲骨文已经有了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的造字方法。从清末皇帝的老师金石篆刻家国子监王懿荣于公元1899年发现刻在兽骨上的文字,至今甲骨文研究整整过去了120年。又经历了大篆(金文、石鼓文、钟鼎文)到小篆(秦篆)再到汉隶,到草书,行书,楷书。

郭文华说,“汉字是最简洁的语言,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中,同样一份报告,最薄的一份一定是中文!我们每天在使用的习以为常的汉字,其实是这个星球上最美的语言,它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一个国家的自信源于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自信源于文字的自信!”

这次辞旧迎新之际举办的首届汉字春晚,传承了华夏文化,增加了民族信仰,为纪念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圆满收关。郭文华老师表示2020年将继续赴国际各孔子学院甲骨文讲座,继续开展《走近甲骨文传承古文化郭文华全球百城巡展》,将伟大的中国汉字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据了解,搜狐、网易、头条等数十家国内重在媒体刊登或转载了此次活动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