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说,二十岁的人,需要找到自己的专业;三十岁的人,需要找到自己“圈子”。说起“圈子”这个词,可能每个人给它的解释都不一样,我觉得它指的是找到自己的归属,并且逐渐从繁忙的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回归到对光荣和梦想的追求。
二十岁的我,还在东北老城的一个高校里做一名学生,那时候,对我来说可能是阴郁的。面对不如意的高考成绩,确实没有再退一步、再拼一次的客观条件,看着高中班级里其他同学都去了心仪的学校,那份没落和失望,可能是我那个年纪无法承受的。所以当时几年如一日的不停的学习,可能不能称为一种努力,更可以说是一种宣泄和逃避。那时候的我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也没有更多的心境去问自己想要什么。
十年的光阴,辗转而过,我紧张而紧迫地工作和学习着,从未停下来,我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还记得考博复试的时候,有位教授问我,为什么你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家庭,还要来做这件困难的事情?我想我当时,可能是迷茫的,我唯一的答案可能就是,心之所往。
那一年,我32岁,我的回答是心之所往。让我感到庆幸的是,无论我如何阴郁、辗转反侧,亦或是有点疼痛地生活着,我一直在追寻心之所往。
小到一个微不足道的我,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心之所往,可能才是归处。
1945年12月16日,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等先驱在重庆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内宣告成立了中国民主建国会,宣布其基本政治纲领的核心是民主和建设。我想当时的民建先驱们,一定更是心之所往,而又不仅仅是心之所往。他们见到了最灾难深重的中国,见过了最苦难的中国人民。在战争的洗礼之下,民不聊生、哀鸿遍野,他们心中的理想只有一个:改变旧中国,让中国人民过上民主平等的生活!可是,这在我们现在看起来平平常常的日子,在当时,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理想。民主和建设不仅仅是心之所往,更是实实在在的目标和追求。先驱们怀揣使命,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这是划时代的一刻,这预示着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民必将战无不胜,勇往直前,向着自己心中的美好和梦想不断地前进。
那一年,我32岁,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民主建国会,成为了一名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我仿佛从盲目地追求心之所往的梦境中清醒,无论我在工作还是学习,都感觉到自己的背后有了温暖而厚重的力量,而眼前更是展开了一个新的篇章。那一年,我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往,更找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作为民建会员,更好地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民建会员,努力履职尽责,为强大祖国贡献民建力量。
入会以来,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我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责,把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方向“创新生态系统”与参政议政的实践相结合,先后完成了《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促进河北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改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针对“水滴筹”负面新闻的几点建议》等多篇提案调研,其中2019年完成的一篇《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促进河北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被省政协采纳。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于民建工作实践,我收获了巨大成就感和光荣。这份实实在在的感受和厚重的收获构成了我人生旅程中的重要一站。把个人与国家、与时代深深地嵌套,仿佛数不清的拼图上,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那一块方寸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是最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而人与国家、与梦想的链接,才是一个人的心之所往。这种链接让我无论在今后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任何时刻,都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所思所想,更加清晰地找到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梦想与未来灼灼其华,光荣与信念堪比日月,在历史的尘埃中感念先驱的选择和付出,在纷繁的现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寸之间。这就是我,一个追随者的朝圣之旅;这就是我,一个民建人的坚持和选择。在先驱们开拓的道路上,以不断地奋斗和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实现人生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