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回文诗


  据记载:回文诗是一种少见的文学体裁,始于晋代,为傅咸、温峤两位文人首创。

  儿时读书,我从尊敬的启蒙老师卢敬修先生(曾用名卢德本、居住唐山市内沟东文化北后街)那里,学会了读一首极为简单的回文诗。这首回文诗如“十”字式型(见下图)。

  读法是:

  先从上往下一直读“才秀张生叫门开”。然后,从下往上读到右“开门叫生有人来”。接着从右读到左“来人有生童叫我”。再从左读到最上边“我叫童生张秀才”。

  一般回文诗,倒读、顺读意思基本相同,可是宋代李禺著名的回文诗《忆》,顺读是夫忆妻,倒读却是妻想夫。现抄录如下:

枯眼遥望山隔水,往来曾见儿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信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从诗中可以看出,丈夫想妻子想得连酒也咽不下,诗写得更不可韵,孤灯之下,情谊绵绵,多么感人啊!然而,我们把这首诗倒读,则另有意思: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信,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儿见曾来往,水隔山望遥眼枯。

  可见妻子想丈夫之情真意切,恨信雁难回,恨途遥远,盼望夫归之难,而流干眼泪。多么心伤难过呀!

  据记载,清代女诗人所写的名为《秋》的回文诗,流传的较广。因此诗构文奇巧,耐人寻味。原文是: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末得留。

风冷结阴寒枯叶,别离长依望高楼。

迟迟月影斜依竹,叠叠诗余赋旅愁。

将欲断肠随梦断,雁飞阵阵几声秋。

  倒读过来,将原标点去掉,重新断句,便可读为《虞美人》词:

秋声几阵阵飞雁,

断梦随肠断。

欲将愁旅赋余诗,

叠叠依竹,

斜影月迟迟。

 

楼高望依长离别,

叶枯寒阴结。

冷风留得末残灯,

静夜幽庭,

小掩半窗明。

  足见作者文思之敏,驾字之巧,世人叫绝,而耐人寻味绵长。

  在唐山市开平大马家峪村东北处,有七座耸立相连的山头。它们排列位置,好像天上的北斗七星。人称七座山。在山南的山怀里,曾有一座“七星北斗朝阳寺”,简称“北斗寺”。一九五六年修陡河水库,双桥乡政府拆庙在此建起敬老院。民间说书艺人王泽清到敬老院串亲戚,见“北斗诗”今非昔比,诗兴大发,写了首山形回文诗,赞美七星山的美色。全诗中有七个“山”字,从左至右像一根丝,把全诗串起来,读起颇有风趣:(见下山形回文诗)

  引诗曰:

北斗七星山,

回文是七言。

要想念成句,

珍珠倒卷帘。

 

上 座

山青 七山

敬老 前名

山此院 门顶山

坐北面 七个峰

山此南向 围周间山

七星共北 老院在此

青长柏松斗 敬地荒开右

果树鲜冬暖 见干院前左

水井石渗凉夏 未今至古自断

泉就在院西边 多旱多涝水不

 

  读法:(左半部)

山上青山敬老院,

此山坐北面向南。

此山七星共北斗,

松柏长青果树鲜。

冬暖夏凉渗石井,

水泉就在院西边。

  (右半部)

多旱多涝水不断,

自古至今未见干。

院前左右开荒地,

敬老院在此山间。

周围七个峰山顶,

门前名山七座山。

 

  作者简介:

  刘效来,现为民建唐山市委老龄委委员,民建开平工委退休支部会员。

  联系电话:15511936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