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的故事与传说




    在唐山开平境内的凤山顶上,埋有一座康王坟。为什么将墓茔埋在山巅?这里面还有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哩!

    从记事起,就常听父母或长者,在教育、训斥不听话的孩子时,称其是“康王爷的儿子——拗爹(音鳖)种儿!”的歇后语。那么,康王是啥时在此地为王?他又为啥会派生出这句——唐山人将歇后语,俗称为俏皮话的话呢?……

为了解开这些谜,就从康王说起吧: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在孤竹国境内的凤山,有位姓康的王。人们俗称他叫“康王爷”。那么,康王是我国哪朝哪代的王呢?又是什么时候在凤山地域“封”的王?……

为弄清此,我接连几天查找史书、典籍。据《中华通史大历典》之“先秦史”、“殷商史”、“西周诸侯年表”、“殷周繫年异同表”等实录,虽有“尧部一支”,被禹“封帝尧之后於蓟”;也有“康丁等王居于殷”;“周有康王”;公元前1082年,“诸侯朝周,伯夷、叔齐自孤竹归于周”;周康王公元前1078年“称王”(即康王元年);以及“康王南巡”等记载,但终没弄清楚凤山地域的“康王”,是哪朝代、哪个地域的王?或“燕”或“孤竹国”或……以及为啥华夏某朝某代,要在凤山邑地设王?史书典籍并无记载。那么,康王是不是民间常说的“山寨王”?……疑团种种,梳理不清,也弄不明。只好就此止笔,把问题留给“专史”仁者去印证好了。

据口耳相传,凤山景区自古就是我们华夏——虞唐、殷商、燕、孤竹等诸侯国,以及辽西郡奇景之地。据史书载,凤山(别称风山、丰山或大峯山)山怀有洞口,时有风吼,或凤叫、或凰鸣,洞深幽黑莫测。笔者初小读书时,曾随师探过此洞。洞分两处,一南一北。南洞“大厅内”,有一窄斜之洞伸向东南山脚。此洞狭窄幽深,深不见底,游人只得惊恐驻足,叹呼险也。还听说,至今无人敢探入洞底。民间传,若将活鸭从此洞放入,鸭子可由冶里村北,凤山脚下的泉眼(也称枪戳泉)游出,或从龙王庙的泉眼中浮出;凤山北洞,洞口直上直下,深不见底,更是无人敢入。有胆大者往洞内抛石,许久才会听到“咕咚”回声。“然,洞每晨紫气东飞,常如虹布,杞风师者,必於其地焉。”因晴天白日“洞口飞虹”,游人称奇。再加上紧挨凤山“大口”左侧围山脚下四五泉瀑直泄,以及桃花峪、猴窝、祭天台、仙棋台、神牛洞、风山寺等古迹甚多。不论官宦雅仕,还是平民百姓,均慕名而至,一饱眼福,啧啧赞颂。由于此地人美、山美、水美、景更美,物丰庾满,是游人的好去处。故骚人墨客,诗兴大发,提笔成章,赋诗留念。

根据1910年《滦州志》载:明清时期官宦名人《风洞飞虹》诗为证。现摘录共享:

明 滦州名人 * 汪鑑  诗云


洞门常倩白云头,洞口飞花自滿山,

终古风声含穴底,自时虹影挂崖间。

烟岚缥缈笼千界,沙溆潆洄抱一湾,

我欲凌虚探胜迹,好偕仙侣步螺鬟。


 * 名人  吴士鸿  诗云


蓝舆今又出南关,望里纤青不断山,

待渡沙汀新雨后,停骖古镇名阳间。

烟飞洞口虹千尺,笋进芦芽水一湾,

来向风姨申祀典,五云霭霭见仙鬟。


       名人   王蕃   词云


云晚烟细纳,

于寻窟,

晓日高飞万丈红。

风度临风清欲瘦,

有时和雨淡还浓。


凤山自古景色秀丽,人杰地灵,土肥地壮,适合各种农作物,深得农人厚爱。传说,殷商王朝曾将康姓一支,封此地为王,已有几千年历史。开平境内凤山西南不远处,古“石城”左右几处殷商、战国遗址等,古文化遗存可以为证……

赘言少叙,言归正传。接着说康王吧:

康王一生只有独子。故娇生惯养,十分溺爱。因此,口含着怕化了,手托着怕摔喽,时时、处处、事事顺从儿子……一来二去,儿子长大后,十分任性,天马行空,独往独来,飞扬跋扈,武断专行,啥事都得自己说了算!

久而久之,康王的这位独苗,便养成好坏不分,对错不觉,四六不知,五迷三倒,整天游手好闲,成了一个好吃懒做,混天黑地,油盐不进的“人碴”,而受人唾骂……

康王见独子长大成人,如此不提气,不思进取,不务正业,更是无拘无束,任性而为。此刻,康王才深深体会到,“子不教,父之过”之道理。于是,他悔恨自己,当初对独子极其溺爱,所造成的后果。然而,悔已迟矣。

天长日久,康王便患了心病。精气神消退了,食欲下降了,身体渐渐消瘦了。他一天不如一天,不久便病入膏肓。

康王在弥留之际,让人把独子叫到床前,欲为己安排后事。他嘱咐儿子:他死后,让独子必须将其埋于凤山之巅。并一再强调,切莫埋错,毁了后人前程。儿子点头,滿口答应。

康王为啥要这样做呢?因“知子莫如父”嘛!从他儿子出世到成人、成家以来,独子总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从未听过他的话,凡事总是同他相背而行、拧巴着干。因此,康王拿定主意:如果他死后,想让儿子继承好王位,让康家福禄永享,就得用“反话”嘱咐儿子。若想让儿子把他埋在“山顶”,儿子肯定会更改主意,把他的坟茔埋在凤山的山怀,这才正合已意,才会合卜卦之象。康王病故后,独子思前想后,总觉得自己很是对不起父王。如今父王已逝,不如听信父王的遗嘱,尽儿子孝道,将康王尸体埋于山顶。这时,母亲等亲友都真诚地劝说他,千万别将其父王葬于山颠。理由是:因为他们是康姓。康同糠同音,若将糠(康)放在山顶,很容易被风吹跑、刮走的。你若要执意将康王尸骨埋在山尖,以后对他们康家后辈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然而,康王儿子又上来了别拗劲儿,谁劝说也不中,非将父王埋在山顶不可……

据说,从此之后,康王的后代,就如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最后,凤山王康氏终于退出历史舞台,过上了平民生活。因此,康王独子的行为,落下了话把儿。后来演化成这样一句俏皮话(即歇后语):“康王爷的儿子——拗爹(音鳖)种儿!”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据我所知,解放初期,儿媳将公公(或公爹)仍然叫“爹(音鳖)”!

凤山之颠埋着康王,并有坟茔的事儿,一代一代口耳相传至今,这是不争事实。那么,凤山顶上康王的坟莹,在什么位置?这么多年来,有没有“发掘”或被盗过?……

接下来,我再着重叙述一下,采风记录下来,这方面的传说吧:

据说,远古时期,特别是辽金以前,我们冀东的确有凿山埋坟的习俗。“采风”中,也曾多次听“有鼻子、有眼”的描述……

听说,陡河水系两岸和燕山余脉,远古时就有人居住。有人居住,肯定就有墓葬。笔者采风中,也多次听说,“陡河两岸,以及唐山至榛子镇一带山丘、川边、平原”等地,均有过墓葬发现。由此推断,凤山顶有康王坟肯定是真的。

但是,康王坟被“盗掘”过没有?至今,我在《滦州志》、《滦县志》、《开平区志》、《唐山文史》等史志中,还没见有任何载录。

据凤山附近村庄百姓讲述: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年月,曾有不明身份之人“盗过此墓”。但因墓穴直上直下,石板巨大,又坚又固,严实合缝,不好挖掘,便中止了。

还有人说:1938年,冀东军区八路军,在凤山顶上设有“消息树”,并派附近武装民兵把守,察看“大口(地名)”、马家沟至大柳树、榛子镇道路上的日伪军行踪,用此“报告消息”。

1942年,驻唐侵华日军,得知凤山山顶,有八路军“消息树”后,愤怒至极,于是毁了“消息树”。并强掳数十民工,在凤山之颠盖上了炮楼,用以“监视”八路军的行动。

然而,驻守在凤山炮楼的小日本鬼子,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得知山顶有“康王坟”后,便动了盗宝的邪念。他们强行抓了附近村庄百姓若干人,执意要挖坟盗墓。

一天掘墓中,突然石头缝里,铺天盖地地飞出,数不清的红眼大蚂蜂,连续蜇伤十数余人,把现场监工的日本鬼子兵,给蜇得“嗷嗷”直叫。从此,小日本鬼子兵,认为他们“违犯天意”,才打了退堂鼓,并把破坏了的墓地,恢复了原样儿。从此,再也不敢盗掘康王坟了。

后来,山顶炮楼驻守的小日本鬼子兵,还找来一块锯好、刮平、削好的长条木板,写上了“康王之灵位”,插在了康王墓坟头前。开始天天清晨起来,在操练之前,给康王爷行礼祀福哩!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陡河水库在建设“龙泉湖风景旅游区”时,陡河水库管理处,还曾邀请开平区王国新、刘福华老师和笔者等数人,到凤山采风,搜集整理散落于民间的,关于“凤山的故事与传说”。

一天,当我们一行人,去往凤山山顶的途中,发现“风洞”(也称藏牛洞;解放初,因民兵在凤山山上,用枪打伤了伤民的野豹后,豹最后死在此洞。故人们也称此洞叫“豹洞”)淤泥严重,几乎堵塞了洞口。为此,我们还曾提出整改建议。

登上凤山山顶之后,我们也觉累了,便在康王坟处休息、察看。虽坟墓面貌与儿时有别,但总体变化不大。然而,小日本鬼子兵立下的木制“墓碑”,已不见其踪了。

后来,听建筑“龙泉湖风景旅游区”的总工程师朴东立老师讲:他们在凤山山顶建筑“凤棲阁”时,为了增添凤山康王坟处的景点,原计划在康王坟墓地处,凿一探查入口,想解开康王墓之谜。后来,他们考虑国家已颁布了《文物法》,便放弃了。所以,将“凤棲阁”挪地,到山顶西北侧施工去了。

“凤棲阁”的建成,又为我们可爱的家乡——唐山凤山,喜添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