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齐奋进



翻开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央画院作品集》的书匣,吴作人老先生的得意之作《齐奋进》便扑面而来,高超的泼墨笔法下,两头奋蹄奔跑的牦牛跃然纸上,大片留白中的淋漓几笔,既粗犷有力而又不失清雅,在虚实之间感叹吴老登峰造极的艺术境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文化享受。

在吴老擅长“托物言志”的语境下,我们重新审视牛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以此砥砺我们要像牛一样具有勇挑重担不断向前的宝贵品格,这既是对人也是对牛的写照和颂扬,由此窥见民建中央画院当时选取《齐奋进》为封面的用心良苦。

齐,看齐意识历久弥坚

人民军队之美,就在于齐,号令一响,队形犹如刀削斧劈,方阵犹如复制粘贴,钢铁洪流给人民群众以安全感,这就是整齐之美、整齐之力。自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首提“看齐”到现在,无论是坚持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还是增强核心意识,最终都要落脚于看齐意识上来,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到“强化看齐意识”,要求“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就是直接体现了“看齐意识”的极端重要性。

2020年12月2日在京召开的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内容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只有思想上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做到在行动上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坚定不移地践行新型政党制度,才能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水平,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奋,奋斗意识催人奋进

11月10日,“奋斗者”号走向深蓝,下潜深度10909米,并在海底停留6个小时,作业能力可覆盖全球100%海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数能造出万米载人深潜器的国家之一。12月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动态展示国旗,那一抹鲜艳的中国红让中国人兴奋不已。12月6日12时35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返回地球。此刻,中国人静候的不止是奔月取土的成功,而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雄壮梦想照进现实。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民族尊严也是奋斗出来的,中国人看别人脸色、仰人鼻息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奋然为之,亦未必难。外国人能做到,中国人也能做到。科技工作者始终铭记习近平同志说的,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敢啃硬骨头,敢下先手棋,愿做冷板凳,持续科技攻关,用汗水浇灌“大国重器”创造“中国传奇”,他们奋进的姿态,让我们和中国梦又接近了一步。

进,进取意识永葆活力

在全球抗疫阻击战中,中国共产党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彰显了大国担当。在至暗时刻,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上下同心,科学防控有效防控。各级党组织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各民党派积极响应,经过艰苦奋战,付出巨大代价,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也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经此一疫,充分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幸福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场史无前例的脱贫实践彰显执政为民的理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脱贫攻坚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政治优势,采取众多重大举措,经过8年的接续奋斗,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中国民主建国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不论是理论引领、科技攻关、防疫工作还是脱贫攻坚中,始终坚持与中共一路同行,可谓“齐奋进”之民主党派典范。以吴老的“齐奋进”回溯传统文化和精神,看牛的健硕、隔纸听牛急促的蹄声,也是我们扪心自问初心之时,我们民建人要向牛一样保持斗志,砥砺前行,主动融入并积极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自觉的将自己融入到时代进程中,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保持看齐意识,保持奋斗姿态,保持向幸福生活前进的巨大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