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远方:拥抱爱,拥抱光》这本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作者闻涓,是一位年轻的女性,这本书是她的第一本书。经历了十几年的打磨,过程中反复修改,反复地来研习写作,最后成书。
感悟一:梦想一定会实现。
作者的成书过程让我们深深得到鼓舞——一旦种下梦想的种子,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带着这份鼓舞,我们可以不断种下梦想的种子,然后去创造,去实现,去成为,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成为有力量的,勇敢的女性。
这本书写了六个国度、十个地域,十年跨度的旅行故事。初看是一本旅行书,其实作者闻涓讲的是一位当代女性在大时代的起伏里,如何以心中最高的觉知去过好每一个当下。她以涓涓细流般的文字,将自己体悟到的生命美学诚恳完整地呈现在这本书中。所以这本书她已经远超旅行书,是一本女性觉醒的生命美学书。
感悟二:拥抱爱,拥抱光
闻涓老师行走了十年,写了四年,从丽江到西藏,从京都到曼谷,从东南亚的繁华到尼泊尔、不丹的静谧,越是走越是看到更大的世界。人只有走出去,才能看见自己的渺小,才能更深入思考这一辈子应该怎样活、为谁活。所以《去远方》这本书,是一本让人在温暖文字中疗愈内心的烦恼的书。
读这本书,尤其是作者成书的近10年间,让我们也感知到自己近10年来的成长、工作历程。我们和她是同频的,是同呼吸共振动的,她的经历,她的感悟,也折射了我们的经历以及我们的思考,也深深地感知到女性的细腻以及女性的觉醒,女性的不屈不挠和女性的坚韧。在进入世界、看世界的深度链接碰触中,她感受到了他人之爱,同时自己也成为了爱的化身。当她可以不断去释放爱的时候,她也成为了一道光,去照亮他人,点亮他人。
在作品的层层递进中,作者更清晰地看清自己在这个宏大世界里身处的位置,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这个当下自我的生命价值与使命变得越来越清晰,在一稿又一稿的反复修改之后越来越清醒。这本书不仅仅为自己而写,可以说作者无数次的问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给到读者什么?写下的这些故事有自我的启发,那么他人可以从中得到什么?这些文字与外在的世界应该产生深刻的连接,发表的每一个作品都应该是具有启迪性的,能够为这个世界带来爱与光。这是作者与自己深深的约定,那么也真的就通过这本书把这份约定呈现出来了。让我们每一个读者真的就在作者细腻的描述中感受到了爱和光。
在这里也让我们得到启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那道光,活出自己的生命故事,给出爱,给出光。
感悟三:安住当下,看见生命之美。
去远方,终究是为了更好的回归。闻涓以此阐述着她的生命观,借由远方安住当下,看见生命之美,才是此书的本意。
本质上,我们正在进行的生命就是一场浩大的旅行,这旅行又有许多个不同阶段的旅行构成。在每一次的出发与到达之中,希望我们都能够可以念念专注,深入领略每一段旅行中的精彩与丰盛。若感受着痛,那便深入这种痛。若感受着幸福,便深入这种幸福。
当我们拥有了深入当下的能力,我们便拥有了紧紧拥抱自己的能力以及全面感知生命的能力,我们当下的生命便呈现出一种圆满的状态。
生命原本并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创造当下瞬间的完美,生命的美好,掌控在我们对当下的体验当中。
所以希望借由这本书,大家学会与世界深情拥抱,深深走进自己,寻找到内心真正的坚韧与柔软、安定与自在,爱与奉献。
感悟四: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
作者闻涓的文字以及写作成书过程,让我们看到,她这样一名普通年轻女性,虽然在整个过程中也经历着全职妈妈、妻子、女儿等种种社会角色,也可以拿起笔,尽情的书写,写出了女性的思考以及穿越。
作者深切表达,以纯粹独立女性的视角去审视这一切,希望女性可以超越种种既定的角色,即便在厨房的烟火、孩子的牵绊、家庭柴米油盐等等的各种琐碎与尘埃中,依旧能够拥有自我独特的精神天地,建立起自我强大的内核,能够在另一个层面活出生命的诗意与美好。
在此我感悟到,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女性确实背负着更多的期待,这也更意味着在前行的路上背负着更多的阻碍。但是我们可以亲手撕掉固有标签,建立起自我强大的内核,不退缩,不依靠,人生不设限,勇敢穿越各种障碍,创造精彩,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