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成立到建国七十周年,从花季少女到耄耋老人,对于八十六岁的民建会员马克英老人来说,1949年10月1日承载着她此生最幸福的时刻。当时年仅16岁的她,作为接受检阅学生队伍中的一员,光荣的参加了开国大典,从此,开国大典这天,便成了她人生的新起点。
尽管已经86岁高龄,但马克英老人耳聪目明、思路清晰。她告诉记者,每当国庆来临之际,她的心就难以平静,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当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人心的情景。当时正值花季的她就读于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校长刘清扬作为政协委员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0月1号,校长让我们全体学员和教师员工都参加。大家伙儿都欢欣鼓舞,非常高兴。我们每天在操场练习正步走,我是方队成员之一,我还是在前排。” 从马克英老人幸福的笑脸上我们不难感受到她的骄傲与自豪。1949年10月1号,大家终于盼来了这一天。白衬衫,蓝裤子,黑横带儿鞋,白袜子,学生们统一着装,排好队伍,唱着高亢嘹亮的革命歌曲向天安门走去。
“从什刹海一直走到天安门,大家伙儿一边唱一边走也不觉得累。到了天安门,我们坐在升国旗的那个旗杆前面。那时候部队、解放军、机关干部、学生、市民都敲锣打鼓,兴高采烈地到了天安门。天安门城楼上挂着是红灯、红旗、彩旗。大家伙儿都非常的兴奋、高兴。” 下午,庆典正式开始,天安门广场一片沸腾,震耳欲聋的礼炮鸣响,雄壮嘹亮的国歌响起。而最令众人心潮澎湃的是喇叭中传来毛主席那铿锵有力的声音。
“见到毛主席非常的激动、高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觉得能够参加国庆节,也是很不容易的,很幸福的。”
当解放军进行曲响起时,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前导的受检阅队伍开始向天安门迈进。
“当时我们校长看到我们学校过来了,他就到毛主席身边告诉这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后来毛主席还喊妇女学校万岁,我们大家伙儿非常激动。”
“列队从天安门广场经过只用了几十分钟,但这次经历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不仅是幸福生活的新开始,还时时激励着日后的工作和生活。”
“各个首长到学校讲话,对我们做传统的革命教育,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当时在学校经常学习政治大课,前来授课的是邓颖超、蔡畅、何香凝、宋庆龄等革命前辈。甚至在四九年学校由河北省女子职业学校正式更名为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的时候,朱总司令来校讲话弘扬革命精神。这对学生们的学习生涯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感到非常的骄傲与幸福,鼓励我们好好学习,要吃苦,要发扬革命传统精神。”
另一个让马克英老人记忆犹新的日子,是1950年5月24号,那天她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她积极服从组织分配,17岁便前往邢台成为了一名幼师。后来经过几次工作调动,1966年马克英老人一家搬到了廊坊,她在河北省地质局物探大队(也就是河北省地球物理勘察院前身)一直工作到88年退休。马克英老人说,四十年间,她虽然换了不少工作岗位,但是受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影响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
“在党的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下,我工作上一直都是认真负责,领导给什么任务都要积极认真负责的去完成。”
从新中国的成立到如今的繁荣盛世,从供给制改革的每月八块到现在退休金每月六千。马克英老人见证了这七十年间的发展,感受着七十年来的国家的改革开放步伐,但一直没变的是那份源自内心的幸福。
我们国家欣欣向荣,各方面都在前进,廊坊的变化也非常大,六六年来廊坊时候是一个农村形式的,现在我住的这房子也很好,生活水平也提高,自己又是离休,国家给我们的待遇又挺好的。
工作时兢兢业业,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老人爱好工笔画,在老年大学不断学习,不仅经常参加画展,而且作品也在省市各级比赛中屡屡获奖。身体不错的时候打打门球放松身心,热爱生活的马克英老人还学会了上网、玩微信。
“一定要记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虽然我离休了,但是我干什么都是认真负责的。作为一名民建会员,我一心向党、热爱祖国。每年国庆节都会在家里升起五星红旗,这一天总能想起参加开国大典时的盛况。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而这一天的记忆和新中国的奋斗精神也会一代代传承下去。”